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粉垄巧用“自然力”推动绿色发展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10-23 14:15:28
近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韦本辉作了题为《粉垄挖掘利用“自然力”研究进展及若干科研选题建议》报告,介绍了该技术已取得的成果,并阐释粉垄挖掘利用“自然力”的问题。
近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韦本辉作了题为《粉垄挖掘利用“自然力”研究进展及若干科研选题建议》报告,介绍了该技术已取得的成果,并阐释粉垄挖掘利用“自然力”的问题。

\

关于粉垄技术已取得的成果,韦本辉说,一次性超深耕作(旱地35-40厘米、稻田30厘米左右)、土壤粉碎、不乱土层完成整地任务,形成“超级耕作层”和“超级地下水库”的耕作方法,成为继人力、畜力、拖拉机之后一种适于耕地、盐碱地、宜耕退化草原等高效耕作的耕作模式,为进一步活化利用各种土地资源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

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韦本辉(右二)

据了解,粉垄使土壤团粒结构改善、表面光滑;储水、氧气、速效养分增加;作物强根壮体生物量增加、净光合效率提高;稻田土壤甲烷等气体排放减少等,形成增粮、生态的巨大“自然力”,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新路径。可对各种宜耕土地进行耕作;经24个省34种作物应用稳定增产10-50%,几乎不受生态区域、作物品种限制。有效物理性改良盐碱地、砂姜黑土、宜耕退化草原等,可大幅增加可利用农业资源,为低成本、快速性改造盐碱地和中低产田等提供技术支撑。

\

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韦本辉(右一)

韦本辉说,粉垄挖掘巨大“自然力”变成新的生产力 ;涉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粉垄大科学”,活化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他发明并由广西五丰机械公司研制完善能一次性耕作并可结合灭茬、施肥、播种“一体化”、智能化的“粉垄耕作机械”,效能提升,已量产推向市场。

\

在报告中,韦本辉谈到粉垄耕作发明的贡献,首先是构建了“超级耕作层”和 “超级地下水库”,创建适于农作物生长与增产的“四库”和“一能增”。

“四库”即土壤养分库:单位面积土壤养分和速效养分增加10-30%;土壤水分库:单位面积土壤水分增加1倍以上;土壤氧气库:单位面积土壤氧气量增加1倍以上;土壤微生物库:单位面积有益土壤微生物量增加1倍以上。

“一能增”即由于土壤环境改善,养分水分等营养得以均衡供给,作物强根壮体,利用太阳光能可增加10%以上。

韦本辉说,由于粉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切断毛细管,具有“降盐”和一定程度上净化土壤中有害物质功效,不仅可物理改造盐碱地、活化各种土地资源,而且可修复被污染土地。这些粉垄迸发的自然作用因素,构成了包括自然活土力、自然肥力、自然治水力、自然环境改善力、自然江河利用驱动力的巨大“自然力”体系。

通过农耕变革,挖掘利用这些“自然力”,增加优质食物来源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对于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义非凡。

“收多收少在于肥”。相对于化学肥力,粉垄活化利用土壤、光能等“天地资源”使耕地基础肥力即“物理肥力”提高了15%-30%,更有科学和现实意义,在零施肥条件下其增产幅度可达15-30%已经得以验证。如,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河北栾城定点观测,粉垄35-40厘米连续三茬小麦、玉米增产率达17.2-38.2%;广西农科院在隆安稻田粉垄30厘米,当年早、晚两季水稻平均增产15.8%,第三季增产15.5%,其稻谷品质也相应提高。

韦本辉说,粉垄物理肥力即“自然肥力”,还体现在其氧气充足、微生物活跃、土壤生物(蚯蚓等)等作用下,带动了化肥利用率的提高,24个省30多种作物零增施肥条件下增产10-50%,就是例证。

除此以外,韦本辉说,由于粉垄形成“超级地下水库”和“土壤水库”,可使土壤水土流失减少10%以上;土壤疏松、微生物活动旺盛使甲烷等有害气体可减排10%左右(广西隆安);良好土壤生态环境促使作物生物量增加20-30%;粉垄 “两库”及作物生物量的增加使地面空气湿度提升10%以上(甘肃定西);同时,通过作物生物量增加和甲烷等有害气体减少而实现固碳减排。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