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武汉:盗伐65棵树被判双倍补种引市民点赞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8-15 10:31:07
新洲一男子因盗伐65棵意杨,被判刑二年、缓刑二年,同时,法院还另判其在原地补种130棵苗木并保证存活。新洲区法院作出的我市首例“毁绿补种”刑事判决于14日生效。
武汉晨报讯(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程书雄 徐定平 袁欢)新洲一男子因盗伐65棵意杨,被判刑二年、缓刑二年,同时,法院还另判其在原地补种130棵苗木并保证存活。新洲区法院作出的我市首例“毁绿补种”刑事判决于14日生效。

43岁的男子张某(化姓)2006年起承包仓埠街朱家湖养鱼。朱家湖西边堤坝上有75棵意杨,因树叶大面积掉落湖面,张某认为影响其养鱼。2018年1月,两男子(已另案判刑)找到张某,称要购买意杨树。在意杨树所属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张某私自将这75棵意杨树,以1.5万元的价格卖给两男子。

2月9日,两男子盗伐树木时,被新洲森林公安分局民警查获。经查,有65棵意杨被砍伐,共计活立木蓄积量56立方米,数量巨大。张某随后投案自首,退还非法所得1.5万元。

7月底,新洲区法院开庭审理后认定:张某行为构成盗伐林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处罚金5000元;同时责令张某自判决生效次日起一年内,在朱家河西边堤坝上,使用林业部门指定的树种补栽130株树苗,并保证存活。据悉,这例“毁绿补种”刑事判决,在我市尚属首次。

据该案主审法官介绍,对滥伐、盗伐林木违法行为,《森林法》中有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的行政处罚条款,而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保护备受关注,在这起刑事案件中作出这样的判决,契合时代发展对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也是法院创新工作的一种努力。

判决出来后市民纷纷点赞,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教授付卫东表示:“这样的判决属于‘生态型’,其社会效果远远大于单纯的判刑、罚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