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大学生国际义工项目 功利大于公益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 2018-07-27 12:59:30

“毕竟,项目大多在发展中国家,我们去帮助的都是弱势群体,他们大都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再给志愿者提供衣食住行必定是个极大的负担,这与义工的初衷是违背的。”曾经参加过某知名中介公司马来西亚项目的刘璐对记者说,另外一方面,组织活动的机构也需要项目活动经费,也需要考虑参与项目志愿者的安全,所以尽量给志愿者提供安全良好的食宿条件以及保险,这部分费用就是由参与者提供了。

可以接受收费,但价格比入住5星级酒店还贵,这就让很多参与者接受不了了。

刘璐参与的国际义工项目费用是2600元,义工时长5天,每天平均下来也有500元的预算额度。“但实际住在类似于国内都不超过50元的上下铺旅舍,20多个人共用两个卫生间洗澡,一天下来的费用大概也就100元左右,这样的待遇还不包括机票,这不得不让人生疑。我们到底是来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孩子还是来援助组织志愿者活动的商业公司。”刘璐无奈地说。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收费高不等于考核严。在采访中,一些由商业公司发起的义工项目负责人称交费不是全部要求,要经过严格的面试才能决定报名者是否具备做义工的潜质。但记者在某中介公司的公众号上填了柬埔寨支教一周的申请表,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员打电话面试,询问为什么要参加国际义工、希望从中收获什么、有没有签证等问题并索要了邮箱地址,当天便发了义工活动的offer及项目的交费通知单。

公益缩水

通过调查目前的一些国际义工项目,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相关机构组织的国际义工时间都比较短,大部分只有一至两个星期。与此同时,很多项目都在宣传页面上标明:旅行机构车辆接送、住宿酒店干净舒适、饭菜全包,试图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我理解的国际义工体验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相比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以义工的身份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更深入地了解异国文化,更有助于开阔眼界。国际义工之行既‘高大上’,又能帮助他人,比单纯旅游更有意义。”在北京上大学的马维曾参与过一项国际义工项目,他告诉记者,虽然在义工旅行过程中对柬埔寨的教育有了很多了解,但相对而言还是旅游成分更多一些,“半天上课半天玩耍,基本上‘吃遍了暹粒,逛遍了吴哥窟’”。

参加过相关项目的张腾和申鑫也坦言,国际义工项目本身应该是具有提升技能的作用,但组织方安排不当、准备不充分,使义工项目变成了一种“比较丰富”的旅行,“与国外一些义工活动相比,国内的这类国际义工活动似乎很难达到义工目的”。

参加过某公司斯里兰卡项目的志愿者提供的证书上显示,一周时间里,只有30个小时用来从事义工活动,其余的时间则是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吃喝玩乐。项目上给出的是国际志愿者活动,公益的成分却在行程中被大打折扣。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大部分组织国际义工项目的都是商业公司,目标群体是青年学生,各家公司的口号颇让人热血沸腾,类似于“给自己一个梦想”“换一种生活方式”等,引来青年学生在自己朋友圈转发和推广。

“在这里面,线上选拔免费体验官是一大亮点,但名额非常少,选拔标准、审核程序具体有什么连入选者自己都说不清楚,只觉得自己是被幸运砸中的‘宠儿’。剩下大部分去体验国际义工的人都是自费。”马维告诉记者,在相关交流群中,还有体验者透露有些国际义工项目成了换个说法的深度旅游,公益占的比重并不大,“每个星期都会有新的志愿者来,所以被项目组织者列为帮扶对象的当地孩子也不会觉得志愿者的到来是来之不易的,最多就觉得是远方的朋友来陪自己玩耍。公益义工项目就像跟团旅游,感觉营利大于公益”。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参加过类似项目的同学都认为,出了国门以后就被扔给当地的组织或者导游,之前联系的客服只起到催款和催签合同的作用,此外再联系客服,很久都没有回应。

除了义工行程缩水,不少机构提供的岗前培训也存在很大疑问。有志愿者提到,培训就是线上发一些安全须知,并没有针对义工技能的相关培训。

“这些义工组织有可能存在隐患,但我们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式以义工或志愿者的身份探索世界。”曾参加过国际义工项目的小萱这样说。

追求“光环”

当“国际”和“公益”碰撞出火花,“国际义工行”瞬间显得高大上。此模式既满足了大学生出国旅游的心愿,又能让他们收获丰富的经历和闪耀的光环。问题是,这不过是“看上去很美”。一些国际义工组织有着各种“坑”,行程安排和最初规划不符、住宿条件差、乱收费等成了参与学生最常遇到的问题。

一些存在“坑”的“国际义工行”为何受大学生青睐?一名接受采访的大学生曾坦言:“我计划未来申请美国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而海外志愿医疗服务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经历,否则根本没有机会与他人竞争。”一些国际义工组织利用了这种心理,宣称志愿经历是加分项,有了证书就能进国外名校。

众所周知,欧美国家的志愿服务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更将志愿服务纳入了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因此,义工经历也成为大学生申请国外高校的一大加分项。不少“出国党”将这一纸证书视为迈入国外名校的重要砝码,不远万里的义工之行只为在履历上写一笔“海外志愿经历”。

回到项目本身,大学生所从事的义工活动究竟能给当地带来怎样的效果?

马维告诉记者,成熟的义工大多具备教学、救护等专业技能,且必须经过报名、筛选、面试、培训等流程才可开展志愿活动。“但一些组织准入门槛过低、放水严重,使得义工到了志愿服务地点后往往感到很无力,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即使做了也有种帮倒忙的感觉”。

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国内热门的一至三周短期义工项目,由于时间较短,让他们来不及真正进入角色,因此无法给予当地太多的实际帮助。马维在国内从事过长期的志愿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像孤儿院、特殊人群等应得到长期陪伴,义工的频繁更替反而易造成这一群体安全感的缺失。”

“有关部门应对各类以‘支教’‘义工’为名的组织加强审核,保证其没有欺世盗名之嫌。”在某高校担任辅导员的于刚对记者说,而如今大多“国际义工行”却是交钱就可以,含金量几何,不言而喻。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条,才能断了他们不断“挖坑”的念头。到那时,义工活动自然会纯粹、健康得多。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