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做出优势 做实压力 做活资本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6-13 11:39:51
近日,记者在汉滨区茨沟镇王莽村看到,漫山遍野整齐划一的核桃树随风摇曳,繁茂的枝叶间,密匝匝的绿色果子时隐时现
做出优势 做实压力 做活资本

看百万亩林园成汉滨农民增收“半壁江山”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于延琴 通讯员 汪金波 谢恩)近日,记者在汉滨区茨沟镇王莽村看到,漫山遍野整齐划一的核桃树随风摇曳,繁茂的枝叶间,密匝匝的绿色果子时隐时现。

而在牛蹄、晏坝等镇,碧绿的茶园,连绵起伏,郁郁葱葱。从远处望去,层层叠叠,线条优美,宛如一幅只用绿色渲染而没有墨线勾勒的山水画卷,清新动人。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汉滨区百万亩经济林果园生机盎然,硕果累累,不仅成为该区农业当家产业,更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

经济林长出34亿元

汉滨区林地面积375万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8.5%。全区总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达80万,经济、人口占有量均占全市三分之一。

尽管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但贫困人口占全市三分之一的汉滨,不仅是个农业大区,且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实情的脱贫之路,成为该区的必选题。

问题倒逼思路, 2010年,该区根据区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林业产业定位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围绕“北山核桃,南山茶叶”产业布局,定下人均1亩达到“百万亩经济林果园”的发展目标,高标准规划了中原、茨沟、大河等10个万亩核桃镇,双龙、牛蹄等8个茶叶产业基地镇,以及凤凰山山麓万亩油茶基地。

为推进林果园提质增效,形成拳头,做大规模,2012年,该区适时提出“十百千万”工程,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园”,以专业合作社、企业经营、大户经营为纽带,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全区培育10个万亩核桃镇、5个万亩茶叶镇,300户百亩林果园大户、100个千亩林果园村、建成30个以上山林经济示范园区。

截至2017年底,全区建成以核桃、茶叶为主的绿色经济林果园128万亩,其中核桃54万亩,茶叶16万亩,实现人均1亩经济林果园,人均年增收1000元,成为全省最大的县域林业产业基地。初步走出了政府引导、企业引领、龙头带动、大户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核桃、茶叶、板栗、中药材共同形成全区特色主导产业,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林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带动贫困户20503户,贫困人口73607人。

考核奖励是“指挥棒”更是压力

“汉滨近几年林果园经济发展如此迅猛,除了市场化发展,更有政府发展林业产业、改善民生等政策的强大支撑。”

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说,为改变过去乡镇产业发展重点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的状况,全区加大改革创新,重设考核比重,将各镇发展林果经济指标由原来的10%提高到30%,成为指引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同时,区上出台各项制度,捆绑各项林业资金,以及土地整理、水保、小流域治理等涉农项目,对建园农户给予种苗款补助等政策,3年来,仅政府补贴苗木款达7000余万元,全区共投入资金3.6亿元,有力保障和促进了林果园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建园效果方面,区林业部门组成技术指导组,巡回镇办,进行技术服务,先后举办培训班600多场次。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签订了一系列的科技支撑协议,使经济林产业建设高起点发展。

晏坝镇党委书记王琦说,晏坝镇自2014年以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盘活土地资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示范户为引领,走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的产业发展路子。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户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向能人大户、企业组织集中,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钰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山川秀美公司、汉水韵公司和阳晨集团等10余家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茶园,聘请市、区茶叶专家提供技术“改劣园、建新园、扩面积”,扶持建设茶叶加工厂6家,推动打造了 “十里香”、“晏龙春”、“碧玉春”等一系列品牌,茶产业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201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70元,较上年增加681元,增长7.2%。

王琦说,晏坝镇茶产业发展如此迅速,与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出台的系列考核奖励制度密不可分。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培育茶产业,挖掘茶文化和开发茶产品相结合,多形式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和促销力度,强化市场引导,把握市场动态,努力改变以简单生产加工销售原料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将晏坝打造成集生态旅游观光、乡土茶文化交流、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陕南茶叶名镇,使其成为晏坝脱贫攻坚、富民强镇、共奔小康的强大引擎。

资本下乡带动老乡

该区区长范传斌说,晏坝镇茶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全区林业产业发展的缩影。除了市场发展,政府推动,全区更是解放思想,加大对外开放,引进社会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位于汉滨区北部山区的茨沟镇王莽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最高海拔1560米,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全村227户921人,贫困人口118户415人,贫困率46%,属深度贫困村。

2012年,原本在西安从事花卉生意的徐武玲,在政府部门的引进下,来到汉滨区茨沟镇王莽村,看中了该地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核桃,随后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陕西弘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818万元,建设有机核桃园。发展至今,园区总面积达5000亩,其中核心区2300亩,覆盖王莽、二郎两个村。

该公司以“园区+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核桃基地达1万亩,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200多人。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

王莽村四组今年45岁的贫困户徐必海,不仅将自家11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陕西弘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核桃,自己在公司的培训下,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公司按每天120元开工资,脱贫没问题,我们想着发家致富!”徐必海说,村里有好几个像他这样的,公司培训合格后就成了公司的人。公司忙的时候就在公司干,公司的事干完了,还可以出去找活干。

记者见到徐武玲时,他正在忙着查看核桃园,“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服务,在管护好现有核桃的同时,适当扩种,并且建好加工厂,进行精加工,提升核桃的附加值,占领更大市场,解决更多人就业。”

该镇农林综合站站长胡远政说,目前,该镇已与该公司开始落实合作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成立育种、加工、交易、旅游、林下养殖等相关产业,多方面创造就业途径,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全镇打造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而位于该区西南方的牛蹄镇,在安康市京康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没有成立之前,有“三个60%”: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的60%;撂荒地占总耕地的60%;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

2012年,返乡能人陈荣堂回乡注册资金1亿元,创立安康市京康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7亿元流转土地5000亩,建起了3100亩高标准“陕茶一号”富硒茶园。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建园、股权收益分红等措施带动牛蹄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60户于2020年前全部脱贫。

牛蹄镇党委书记杨运杰说,不仅如此,通过公司的发展带动,牛蹄镇发生了巨大变化,“荒地变梯田,梯田变茶园,茶园变金山!”公司带动成立了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 30%以上的劳动力先后回流,在园区建设和茶园管理中就业;10多名返乡人员开展种养殖项目,共同建设万亩茶园。另外,园区紧邻镇中心社区,园区内有300套公租房,园区工人既可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又可享受城镇化待遇,完全实现了城镇化!”目前,该公司正与政府联手规划建设特色茶旅小镇,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建立农户长效增收机制。

事实上,在发展林果经济建设这个过程中,园区引领企业带动始终贯穿着汉滨区经济林果园建设始终。“山上建林园,山下建农业示范园”,通过两园新型农业建设,极大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使汉滨区农业从过去单纯的粮食生产,转为高效的农业生产。截至2017年底,全区林特产业园区发展到91个,林业专业合作社368家。新启动建设6个茶叶示范村,全区林业产业千亩村累计达到156个,百亩户528户。

汉滨区林业局局长杨佑金称,在做大建设基地的同时,该区全力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和加工企业的培育。目前已建成茶叶机制加工厂近30个,实现了茶叶机械化加工,全力打造了“汉水韵”、“马泥春”等名茶品牌。安康正森食品有限公司在五里工业园区建成,引进国际先进的PET无菌冷灌装全自动生产线,生产富硒核桃露、富硒茶饮料、茶油及保健品等产品,年可加工核桃、油茶等林产品原料10万余吨。这些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协会使林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更加畅通,并推动汉滨林果园建设走向贸、工、农一体化的构架,林业经济收入在农民的收入中达到60%,人均收入23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0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