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喜讯!安康市再添2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5-18 17:24:58
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我市旬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刘铨学、平利弦子腔代表性传承人吴成全入选。
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我市旬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刘铨学、平利弦子腔代表性传承人吴成全入选。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7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75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 ,省级非遗传承人24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00人。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图片_20180518120130.jpg

 

刘铨学,六岁开始学唱旬阳传统民歌,拜当地艺人李宏富、钱礼宝为师,同时学习唢呐、笛子、京胡及各种民乐打击乐器演奏。他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摸索,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二位师傅的专长融为一体,练就一人打击、演奏18样乐器,同时演唱旬阳民歌的本领。

微信图片_20180518120212.jpg

多年来,在市、县组织的民歌培训等活动中,累计授课400多课时,培训旬阳民歌演唱学员500多人。在省、市、县举办的各届民歌演唱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0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还获得了陕南“优秀民歌手”、旬阳县“十佳民歌手”、“十佳唢呐手”等荣誉称号。2010年6月,被确立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旬阳民歌传承人)。2015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中演唱旬阳民歌,展示“一人十八响”的绝活儿。

 

旬阳民歌

旬阳民歌大体可分号子、山歌、小调、歌舞曲,风俗歌曲等类别。其内容丰富,反映了旬阳历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是了解旬阳社会发展历史的佐证;品种齐全,形式多样,表现了旬阳历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色彩纷呈,体现了旬阳明清川陕大移民形成的独特的民间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微信图片_20180518120255.jpg

旬阳民歌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陕西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旬阳民歌,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研究汉水文化和陕西民间文化,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已列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吴成全,1979年7月进入弦子腔李家班拜师学艺,自1983年学满艺成登台演奏至今。长期致力于传统戏剧“弦子腔”的唱腔传习活动,先后带出较为成熟弟子王远宏、邓宜珍、吴成名等十余人,现已能够独立登台进行演出。

微信图片_20180518120327.jpg

微信图片_20180518120335.jpg

贡献:组建成立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进行“弦子腔”宣传演出、传习活动,并积极参与县级文化单位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九十年代提供弦子腔资料,由文化馆创作编排的弦子腔现代小戏《审女婿》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铜奖;长期搜集整理“弦子腔”音乐,为《平利弦子腔音乐集成》、《平利弦子腔》的书籍出版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性资料;个人自学制作弦子腔主要乐器“弦胡”,做传习之用。

 

 

 

平利弦子腔

平利弦子戏,又名弦子腔。清·嘉庆二十四年,民间“莲花落”艺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俩,在原有“莲花落”皮影戏的基础上,首创用专制弦胡伴奏演唱,改“莲花落”为小牙子板掺花子击打拍节,每个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调子和劳动号子,作为“喊腔”结尾落拍,故名“弦子腔”。这一原生态表演形式以平利县为中心,流行于毗邻的镇坪、旬阳、白河、汉滨、岚皋和湖北竹溪、竹山、房县及重庆巫溪、巫山等地。“弦子戏声调以平利地方语音为基础,音乐属板腔体,唱腔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专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掺花击打拍节,都是弦子戏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有特征”(《陕西省戏剧志·安康卷》第53页)。

微信图片_20180518120423.jpg

平利弦子腔的核心价值:一是经过190余年磨合锤炼,形成一个独特的剧种,凝聚了五代传人和众多民间艺术家的智慧,是一份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二是起源于民间,贴近平民心声,折射出不同时期地域历史文化信息,是反映社会文化发展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面貌的一个缩影。三是以戏剧承传的形式,从皮影小戏到大舞台,经历了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弦子腔好学好记、简便易行的大众化特点,决定了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