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汉阴民俗博物馆文物艺术品捐赠倡仪书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3-29 11:28:26
汉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多样,境内展现当地民俗文物古迹众多。为更好地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我县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汉阴驻西安市商会、汉阴县古玩城、汉风楼的主人尤正军先生,共同决定建设汉阴县民俗博物馆,目前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
社会各界人士:
 
汉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多样,境内展现当地民俗文物古迹众多。为更好地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我县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汉阴驻西安市商会、汉阴县古玩城、汉风楼的主人尤正军先生,共同决定建设汉阴县民俗博物馆,目前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博物馆是集收藏、保护、研究、教育、服务、展览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肩负着保护本土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职责。随着博物馆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文物征集工作也随之提上日程。
     
由于我县地域辽阔,山高水长,收集工作颇有难度,所以现有数量远不能满足地市级博物馆的陈展需求;古玩城虽经尤正军先生倾心打造多年,但依旧品类未俱,因此急需充实和丰富馆藏的实物。与此同时,相当部分的民俗文物散落于民间,没有得到规范有效的保护,此类物品的价值也因缺少展示平台而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为此,我们倡议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对汉阴县民俗博物馆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向正在筹建中的博物馆捐赠陕南民俗相关的民俗品实物。
   具体捐赠细则如下:
   一、捐赠内容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各类文物艺术品实物;能够展现陕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各类实物。包括古代各类实物器具(玉器、瓷器、陶器、铜器、石器、木器、金银器、铁器、漆器等)、书画类文物(古书画、古经书、古文献、碑帖、印章、家谱等)、各类工艺美术品(木雕、根雕及手工刺绣、竹编、织锦、民族服饰等)以及动植物化石、矿产标本等。
   
二、捐赠原则
    以自愿捐赠为原则,以实物合法为前提,充分体现捐赠人“关爱文博事业、奉献和谐社会”的意愿。
三、捐赠形式
(一)捐赠:接受个人、团体无偿捐赠文物;
(二)复制:对特别珍贵、能反映当地历史、民族重要信息的文物标本,在双方友好协作的基础上,进行文物艺术品,标本复制,复制品赠与汉阴县需要的单位甚至个人,使之充分发挥社会宣传效果;
(三)征集:对于珍贵文物艺术品,以自愿出售为原则,经鉴定,以双方认可的合理价格进行收购;
(四)捐款:此项资金为专款专用,购买文物以充实博物馆。
(五)借展:对于高价值的珍贵文物艺术品,以自愿出借展览为原则,文物艺术品持有者与汉阴县古玩城签定借展合同,文物产权归文物持有者,展览期间的安保、展示、保管由汉阴县古玩城负责。
四、监督激励形式

对于社会各界所捐赠的民俗品,我们将进行详细的登记,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同时,我们将视捐赠物品的级别和档次,给予捐赠者相应表彰或适当奖励,并颁发收藏(捐赠)证书。
社会各界友人:
   
心系汉阴,传承文明;积极捐赠,泽被后人。捐赠不分多少,善举无论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汉阴博物馆建设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您的善行义举将托起见证一座承载着汉阴及陕南文化印记的民间博物馆的诞生。汉阴县政府协同汉阴县驻西安商会高度重视,尤正军先生亦是汉阴县名人,近些年积极活动,做成很多事且不具表,其高风亮节,满腔热血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无疑是一种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故我们向社会各界友人发愿:此汉阴民俗博物馆一旦建成,即全部上交给汉阴县政府,个人不私分毫,同时会在博物馆门口立碑著表,展示功德。

请社会各界监督。
众人拾柴火焰高!传承和弘扬汉阴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捐赠工作联系人:
尤正军:13509150038
李   静:‭13892889647‬  
 
西安市汉阴商会
汉阴县汉风楼古玩城
2018年3.28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