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电影——《敦刻尔克》背后的英式早教
而对于大部分中国内地的观众来说,逐鹿奥斯卡的这些影片中,《敦刻尔克》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和关注的。
《敦刻尔克》由诺兰执导,改编自二战著名的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
影片中以三条主线来讲述一场英法士兵在艰险的条件下生死大撤离的故事:一条是英国士兵的撤退;一条是英军战斗机驾驶员激斗德军;一条是“月光石号”船长道森先生,义无反顾地前往敦刻尔克拯救被困士兵的征程。
战争最能展现人性的复杂,而最打动人心的,是在战争的残酷与人的渺小对比中,人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奉献、牺牲精神。
因此,与另外两条线相比,老船长的这条线,虽然平静、温情,但却呈现出了静水流深的力量,因而更触动人心。
这位老船长的大儿子是英国空军,入伍参战三个月后就不幸牺牲。可他依然在听到号召后带领二儿子率先参与撤退行动,驾驶游船驶入战区。
老船长沉着、冷静、睿智、善良,既是“英国绅士”的典范,也是英国的绅士教育传统的一个缩影。
追溯英国教育的历史,洛克的“绅士教育法”对英国教育影响最大。他在《教育漫话》中说,绅士属于社会的精英,抓住了精英的教育,社会的发展就有了保证,所以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有礼仪和学问的人”。
这样的教育理念,从上世纪14、15世纪,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演变成象征着独立、自信、尊严和高超品行的“绅士品格”。
当这种品格打上了战争的烙印,就成为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一如影片中的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如今,英国人所崇尚的“绅士品格”与英式精英教育进行了融合,继而发展成对学生的独立、自信、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全面培养。
独立、自信、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成为一个精英或领袖所必备的。正因此,世界上很多大国强国的领袖和王室成员乃至各领域的精英大都在英国接受过系统教育。
眼下,精英教育如今已经在更早的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推行。
BBC出品的著名幼教片《天线宝宝》,就在节目中大量采用了重复,大动作,鲜亮的颜色和缓慢的故事情节,而且剧情的结构安排相似。
如此设计的初衷在于让孩子们可以提前一步预告出天线宝宝的动作,从而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得以训练;而准确的预判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和自尊以及独立意识。
与《天线宝宝》一脉相承的英国天线宝宝早教,倡导在教育者和儿童之间形成一种基于友谊的人际关系,而这种教育的特点就是自然、冒险和愉悦。
为此,英国天线宝宝早教将游戏教学、体验教学纳入其教学方法体系中,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尊重人获得知识的自然法则,让孩子在尝试、探索、试错中培养独立、自信、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而英国对于学生精英式的培养,也逐渐受到了中国家长的追捧,于是,当秉承了英式教育精髓的英国天线宝宝早教进入中国后,就迅速受到新贵阶层的认可。
在英国天线宝宝早教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正从纯正的英式教育中受益,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有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精英宝宝”。
(注:此文属于科教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