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15年免费教育背后的“民生大账”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免费教育背后 2012-09-26 14:34:58
随着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和加大投入,15年免费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府谷这个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带的小县,2010年启动12年免费教育,把免费教育的受惠面扩大到全县普通高中、职中学生。

  随着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和加大投入,15年免费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府谷这个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带的小县,2010年启动12年免费教育,把免费教育的受惠面扩大到全县普通高中、职中学生。一年后,府谷县又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受惠范围,正式实行15年免费教育政策(9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说一年前的“宁陕模式”向社会彰显了“穷县办富教育”的决心,那么,跨入西部百强县的陕西省府谷县致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举措,无疑是为财政富县树立了财力向教育倾斜的标杆。而一贫一富的两个典型,共同向社会传递着一个讯息:投资教育“不差钱”,关键在于决策者对教育的认知和对民生的顾念。

  尽管“科教兴国”已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尽管“教育为本”的理念早已妇孺皆知,但教育投资到底是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还是一本万利的“赚钱”营生,并非每一个执政者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政府官员真正从战略的高度认知教育的重要,又有多少公权持有者将“教育为本”的理念具化为倾力教育、惠及民生的实际行动。从宁陕县“靠教育脱贫”的发展思路,到府谷县“为未来储备人才肯定不‘亏’”的投资理念,他们算的是为地方发展谋长远、育后劲的“民生大账”。

  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没有哪个政府官员不明白“地方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道理,但为什么总有一些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不惜血本,投资教育却往往“哭穷”,原因就在于他们追求的是立竿见影、夺人眼球的显性政绩,而对投资大、周期长、显效慢的隐性投入缺乏热情。以15年免费教育为例,把一个学龄孩子培养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大量的投入,从学前启蒙到中学毕业的15年,只能是开掘智力、积累知识、练就本领的打基础阶段,且不说大学毕业后能否效力家乡,即便是回归故里,恐也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投入者并非未来的受益人,正是某些官员忽视教育的急功近利短视思维。

  诚然,官员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地方的发展是无限的。如何通过有限的工作任期为地方的长远发展打基础、育潜力,不仅考验着每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更应是当政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正含义。因此,无论是出于政府官员的恪尽职守,还是对一方发展的长远考量,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都应当是地方政府投资倾力的重点方向。府谷县致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不仅缓解了人民群众时下难以承受的教育负担,也为府谷的未来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这个“民生大账”算得很有意义。而他们不把外地学生当“二等公民”,让其同样享受免费政策,更颇显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志在未来的深谋远虑。

  免费教育“不差钱”,关键是地方政府有没有解决民生问题、将公共财政投入教育的决心。这是府谷实施15年免费教育带给社会的有益启示。(张玉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