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樊建川”安生甫和他的红色陈列馆
▲安生甫在给笔者介绍自己收藏的报纸
是什么让他不顾家人反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收藏关于“延安”的红色藏品?是什么让他将积蓄的几百万元大部分投入到藏品中?是什么让他将自己千辛万苦“淘”回来的“宝贝”愿意免费展出?小编辗转几人,17日晚上终于见到了这位被称为“陕北樊建川”的陕北汉子——安生甫。
安生甫,陕西米脂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逃荒来到延安市,在工地上抱砖、背石头,下煤窑挖炭,后来自己做工程才让日子富裕了起来,也有更多地资金来支持自己的收藏爱好。
说到收藏缘起,他说,自己的爷爷当时参加高家堡战役牺牲了,小时候每年都会收到烈士家属慰问金,但是对爷爷过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也充满了好奇。正是心中有这样一个情结,于是遇到有关那个年代的东西都会引起我的注意,搜集到类似的东西,仿佛就更能接近爷爷的历史,在后来不断地搜集类似东西的过程中,自己也有一个信念:就是通过自己的收藏品让更多地人了解过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记忆。
▲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的创刊号
▲1950年1月13日出版的登有庆祝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消息的《群众日报》
现在安生甫搜集到的报刊、书籍、书法作品、照片等总共有2万余件,总价值五六百万元,都保存在宝塔区二庄科的延安生甫红色陈列馆里,该陈列馆其实是他以前的老房子,现在不住了就用来当作陈列馆用,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分为三层。每个房间都有监控,但是没有专业的分类和储藏保护。有一些年代久远的报纸已经经不起触碰,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保护,状况令人堪忧!他说,自己搜集到的这些历史资料是免费给所有人查看的,但是在宣传和保护方面有必要跟政府或社会专业机构合作,将有关延安的历史让更多人知道!为延安精神的弘扬注入正能量!
▲1951年的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
小编问到关于搜集这些藏品是否容易时,安生甫直摇头,他顿了顿说道:“上世纪90年代自己听说哪里有关过去延安的书籍办刊,他都会坐着班车不远万里赶过去,像甘肃、山西、北京、上海等地不知跑了多少遍了。记得为了弄到60年代的解放军报,自己跑到上海的一个藏友那里,他先是给你说只有一张,然后卖给你。等你回去后,又说自己搞到一张,然后给你卖的价钱高于前面的一张,就这样一次给你卖点,逐渐加价,花了很高的代价,来回折腾才把全部的报纸搞到手。当然也有令人意想不到,没怎么耗费精力就收藏到的藏品,有一次在西安兴庆公园与一位老者闲聊中,无意得知他手中正好有与延安相关的历史书籍,该老者慷慨地赠送给了我。我心里过意不去,给他买了些东西以示谢意。后来,他陆陆续续给我赠送了不少东西。”
▲1954年10月,《陕西日报》的创刊号
安生甫说,自己小学都没有毕业,大家都说我是“没文化的人干了有文化的事”。我希望自己收藏的这些展品,能够给文化历史研究者提供研究的价值,让延安人民了解延安的过去,为历史传承发展做点自己的贡献。让后代人能够有渠道有机会去了解祖辈那个年代的事情,而不至于像我这么遗憾!这是自己的爱好,也是自己的理想!
▲陕甘宁边区政府布告
▲1945年的党章
▲语文课本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