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造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的世界记录
1月26日,志愿者在舱内工作。当日,“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4名大学生自去年7月9日换班入舱已在这个密闭空间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实现人类长期地外自治生存的关键。“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月26日,一组志愿者和二组志愿者在舱内向外挥手致意。当日,“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4名大学生自去年7月9日换班入舱已在这个密闭空间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实现人类长期地外自治生存的关键。“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月26日,舱外的工作人员在观察记录舱内状况。当日,“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4名大学生自去年7月9日换班入舱已在这个密闭空间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实现人类长期地外自治生存的关键。“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月26日,准备入舱换班的一组志愿者入舱前宣誓。当日,“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4名大学生自去年7月9日换班入舱已在这个密闭空间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实现人类长期地外自治生存的关键。“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月26日,“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介绍实验进展情况。当日,“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4名大学生自去年7月9日换班入舱已在这个密闭空间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了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实现人类长期地外自治生存的关键。“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