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学术造假一票否决还要有“续集”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 2018-01-27 14:42:29
f日前陕西省出台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日前陕西省出台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这样的消息令人欢欣鼓舞。但“一票否决”之后,还要有“续集”,要“拔出萝卜带出泥”,才能还学术界一片清朗的天空。

  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出现论文造假、学历造假等现象,甚至少数专门贩卖论文的代理机构还异常红火……所有这些,都严重玷污了学术的圣洁。究其原因,既有导向问题,也有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特别是有的地方不分行业特点,把学历、资历、论文等标准量化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唯论文、唯资历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逼着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职称上动“歪脑筋”。

  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很有必要,但不能仅仅止于“一票否决”,还要有“续集”。“一票否决”的目的是铲除学术造假的土壤,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而审核把关往往属于事后监督。如何把“亡羊补牢”变成“未雨绸缪”?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挖出学术造假的根源,依法斩断利益链条,形成强大震慑。否则,仅仅止于“一票否决”,很可能“摁下葫芦浮起瓢”。因为职称评定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不仅涉及个人的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是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令人铤而走险。

  学术造假很难单独完成,往往有一些“共犯”。如若止于“一票否决”,这些“共犯”还很有可能为了经济利益,转向其他目标。因此必须严肃查处“共犯”,给学术造假来个釜底抽薪、斩草除根,还学术界一片净土,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25日 18 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