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张立齐:如何认识台湾的“割据政权”?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1-08 17:20:00
新党人士从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悼念仪式返台后,没几日就被台湾当局抹上意图在台湾发展组织的罪名。而这次“绿色恐怖”的持续发酵,其实就暴露了台湾“割据政权”反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实际意图。笔者定义台湾“割据政权”的本质,就是在台湾的“非法武装地方政权”
新党人士从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悼念仪式返台后,没几日就被台湾当局抹上意图在台湾发展组织的罪名。而这次“绿色恐怖”的持续发酵,其实就暴露了台湾“割据政权”反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实际意图。笔者定义台湾“割据政权”的本质,就是在台湾的“非法武装地方政权”,这点是自1949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时就确认的。因此,台湾“割据政权”的本质即凡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政策就一定要反对、凡是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就一定要抹黑、凡是岛内支持中央人民政府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人一定要被消灭。许多台湾同胞都知道,台湾“割据政权”对岛内凡是涉及中国共产党之事,一定采取高压的方式对待台湾认同祖国统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两岸同胞。

我们都知道台湾已解除戒严和动员戡乱,两岸不再剑拔弩张进入有序的和平交流交往阶段,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幸福和两岸的经济发展做出努力。但从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台湾“割据政权”再度破坏两岸之间的和平发展,首先是故意抹黑和曲解“九二共识”成为蓝绿两党的政治共识,其次就是全面否定“一个中国”的内涵,一步一步利用“中华民国”招牌推进“和平台独”的进程。进一步就是不断挑衅两岸人民友好的关系,刻意阻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进程。台湾的“非法武装地方政权”对中央政府采取“以武拒统、和平台独”对岛内人民利用“军警特”等武装力量,威胁人民不敢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政策。今日我们能发现台湾人民自诩的自由民主其实一直是假像而不是真实,大陆发展的真相,不断进步的事实,在台湾被“非法武装地方政权”通过媒体垄断而扭曲,利用政权恐吓、洗脑台湾人民产生对祖国的仇恨和对大陆发展的莫名恐惧。

祖国统一需要两岸人民共同坚持。台湾即便被“割据政权”长期的垄断和控制,在岛内“反共势力”的压力下,仍然有不少热爱祖国和认同中央人民政府的台湾同胞,在台湾坚持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同,他们希望能为劳工争取公平的权利,他们希望恢复其应有的尊严,他们在祖国领土被侵占的时候奋起抗争,为钓鱼岛和南海主权不断发声,他们为“反独促统”和反对“去中国化”而不断著书和斗争,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不畏“割据政权”戒急用忍的恶意封锁,让两岸的经济、血脉、人情和认同维持着不断的联系。

如今在台湾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公民他们在坚守这些理念。但台湾“割据政权”又再度发起对岛内人民的进一步攻势,恐吓全台湾善良人民,使其不能够再进一步认同祖国,这将导致全台湾沉默善良的人民群众被绑架到“台独”的战车上。这样的“骨肉相残”、“中国人打中国人”是两岸人民群众都不愿意见到的,但“割据政权”的统治集团为了保持其政权生存和维持其特殊利益,就必然会造成两岸人民的分裂。

笔者认为要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不能对台湾“割据政权”非法的政治军事势力妥协。当前面对“非法武装地方政权”对中央人民政府的不断挑衅,对善良人民的不断恫吓,笔者认为更应该加大力度促进两岸的融合发展,从两岸同胞身份一致政策出发,进一步让台湾同胞参与到祖国的发展建设工作中;继续加强对岛内人才的培养与运用,对岛内爱国人士“反独促统”的工作加强支持;中央人民政府有责任维护祖国领土的统一,也有保护中国公民的合法的权益、安全与尊严的责任。

当前更要逐步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具体工作,首先是要促进和平谈判的进程,限期、限时开展两岸“和平谈判”,解决“非法武装地方政权”割据台湾的现实问题,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在进入一国两制前必须明确北京中央与台湾地方关系,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建立机制化应对措施,从保护中国领土到保护中国公民,同时解决国内分裂问题和避免外国干涉,尽早完善涉台法律机制,一方面拟定细化“反分裂国家法”内容细则,另一方面亦要明确台湾同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法律内涵、责任与义务。如此才能起到保护台湾人民不受到非法地方政权法律的垄断,进而敦促台湾“割据政权”尽早回到两岸“和平统一”的谈判桌上。(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