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新型人工肝” 挽救晚期肝衰竭患者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人工肝晚期肝癌衰竭 2017-11-07 11:09:11
一名38岁男性急性肝衰竭患者,经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自主研发的“新型人工肝”9次治疗后,肝功能逐步恢复——近一个月没做人工肝治疗,但其肝脏解毒功能已自主恢复,免于移植新肝脏。
一名38岁男性急性肝衰竭患者,经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自主研发的“新型人工肝”9次治疗后,肝功能逐步恢复——近一个月没做人工肝治疗,但其肝脏解毒功能已自主恢复,免于移植新肝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主任龚国忠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急性肝衰竭患者不做肝移植的存活率不足10%。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毒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晚期肝衰竭患者出血倾向严重。”该院自主研发的新型人工肝系统,可在一次“人工肝”治疗中,完成血浆置换、吸附和透析滤过。能全面彻底地清除肝衰竭各类毒素,为肝细胞再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适合于晚期肝衰竭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目前,该方法已进行了近2个月的临床治疗。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沙丽娜 王建新)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