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5万年前旧石器遗址
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考古人员初步厘清了三龙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发掘深度约2.5米,共5层,对重要的年代样品进行了采集。其中第4、5层炭样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为距今约5万年,接近碳十四测年的极限,因此遗址的实际年代可能更早。
记者通过文物部门发布的通报了解到,本次发掘原生地层内出土石制品约500件,未发现动物化石;第1—3层的扰乱堆积中筛选出石制品千余件,与原生地层中的石制品特征一致,应为历史时期人类平整洞穴地层、破坏了部分旧石器时代层位所致。初步观察显示,石制品原料主要为各类火山岩;石核主要以向心剥片的盘状石核为主,石片以普通石片为主,台面少见修理痕迹,未发现技术特征明确的石叶;石器类型以横刃刮削器和尖状器为主,未见旧石器晚期流行的端刮器、雕刻器等器型。石器毛坯以厚石片为主,修理程度较高,并多为陡向修理,部分石器带有莫斯特文化基纳型石器修理特征。
王大方表示,本次发掘的石制品与中国北方同时期的遗存差别较大,而与内蒙古金斯太遗址、蒙古戈壁地区地表发现的部分石制品、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等的相关遗址具相似性,将为研究东亚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的历时性演变、区域多样化提供重要素材。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