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传丰博士:校长必须要有改革魄力,也要有一种中庸的平衡能力
图片说明: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符传丰博士
现场,从事教育行业30多年,历任新加坡华文教师,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华文专科督学、初学学院院长、新加坡南华中学以及德明政府中学校长,获得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的符传丰博士针对目前学校领导面临的各种教育现状指出,现在的学生与过去大为不同,他们处于一个现实和虚拟交叉、知识大爆炸、人际关系复杂、社会价值观多元的环境中,无论是作为一名校长,还是作为一名老师,都需了解清楚学生们的背景、学习状况、人生观等,这关系到如何管理好学校,如何教好书等重大问题。从学生家长角度来说,他们都接受过比较高深的教育,愿意参加学校活动,对学校要求比较多,也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从学校年轻老师角度来说,他们是数码教育新兴成长起来的一代,比较追求公平、自由、平等,不喜欢上司过于干涉工作,而如何领导好这些老师,如何与这些高要求的家长共同合作培育下一代,也是学校领导面临的一大挑战。
符传丰博士认为,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实时掌控大局,了解局势,要有前瞻性和创新精神,要有需要改革时便改革的魄力,也要具备一种中庸的权衡能力,例如,如何借鉴学习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如何将学校课程的现代知识和传统价值观进行平衡,如何在教学中衡量好教与学的比重,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大数据资源,如何平衡好各方的内心矛盾,包括一些师生间新出现的状况等,这些都是校长在管理学校时需要注意的方向,另外,校长也应该努力适应不稳定多变的局势,接受各种多元现象,向跨界人士学习管理经验,追求和谐共赢的解决方式。
谈及中国与新加坡教育上的差异,符传丰博士表示,中国学校的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做得十分扎实,老师在这方面的备课都十分用心,这是十分值得学习的,而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领域,新加坡走得较为前面些,会更加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训练,以及学生领导风范和素质的培养。例如新加坡学生一般在下午都必须参加设计与工艺、美术与劳作、公民及道德教育等课外活动,毕业后老师也会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点评。此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强项来选修课程,相对比较自由开放。
最后,作为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现任掌门人,符传丰博士也透露了华文教研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在培训在职教师和开展教研活动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后期会做一些更深入的教育资源开发,有机会也会与其他海内外机构合作,群策群力将华文教研中心做得更有生机,真正动起来。
据悉,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连瀛洲纪念奖学金项目是由新加坡连氏基金和新加坡政府共同出资200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亿元),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2007年成立和管理的针对新中两国的高级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级行政人员的奖学金项目。奖学金计划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希望通过高水准、深层次的知识、经验、文化和人员交流,新中两国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解决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能加强两国在各方面的关系,并培养两国卓有成就和大有前途的领袖。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