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交大力量 助力陕西追赶超越
记者:您认为西安交大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是什么?
王树国:交大力量是交大人的力量。对内,它来源于每一个交大人的拼搏和坚守,由此汇聚成奔涌前行的教学力量、科研力量、团队力量、平台力量、文化力量等等,以持续向上的蓬勃之势,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对外,它体现为交大人对陕西、对国家的责任担当,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交大的信任与期望。
交大力量也是陕西力量。从61年前扎根西部开始,交大与陕西血浓于水,发展与共。交大的到来,改变了整个西部的高等教育格局,陕西的水土,也滋养着交大这棵西迁大树。交大始终将陕西与自己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思考和布局。陕西省、教育部共同支持西安交大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西部大地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探索21世纪大学发展新模式,这也是陕西力量的一部分。不久前,国家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8项,位居全国第二。
交大力量更是国家力量。教学工作围绕“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造就栋梁之材;科研工作围绕“三个面向”,探索世界科技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西安交大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破解“钱学森之问”;搭建大平台、组织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多个团队数十年磨一剑破解重大科学、工程难题;牵头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打造“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朋友圈,这些都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
记者:交大力量来源于每一个普通的交大人。要保持这股力量长青、常新,学校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树国:一个学校要发展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学风教风,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优良文化基因。交大人有特殊的文化基因,其精神内核就是“西迁精神”。不同的时期,“西迁精神”有不同的阐释和解读。1956年交大迁校时很朴素,就是坚决执行国家决策;今天,我们把“西迁精神”总结为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要培育好这种文化,并用这种文化来引领我们的工作,这其中学校党委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党委常态化地抓好二级单位负责人的培训、述职、集体谈话,抓好两级中心组学习,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抓好典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以文化人”,党中央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在强调文化的特殊重要功能,这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提出并深入推进“思想交大”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
记者:作为身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高等学府,西安交大将以怎样的方式助力国家布局的实施推进?
王树国:历经长达百年的奋斗,中国正在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央。身为中国人,我们无比激动和期盼;身为知识分子,我们深负责任和挑战。作为国家重点高校,西安交大在历史上有传统、在当下有实力、对未来有信心助力国家布局的实施推进。
首先,我们要以国际化的发展视野来谋划学校发展。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解决国家在外交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上世纪70年代有西安交大教授作为我方技术主谈,成功解决了对外技术谈判难题,为国家挽回600多万元经济损失;今天有西安交大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参加中美投资条约谈判,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这样的交大人和事还有许多。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与世界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合作,并努力形成示范引领作用。西安交大牵头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了众多的国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加入联盟。
其次,要以深化改革为核心,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是西安交大的重要文化基因,从创办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两所大学之一、开办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机构等诸多创举,到率先创办多个新学科、研制成功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西安交大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革新,西安交大都坚定不移地推进。在未来发展中,我们更要敢为天下先,敢动真碰硬,推进改革迈向深水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各项事业发展开天辟地。
最后,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能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对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至关重要。近年来,西安交大的发展提速了,群众称我们的发展是“交大速度”,但我们知道自己离“世界一流”的标准还有距离。复杂和严峻的世界局势时刻提醒我们,要在西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以超常规的速度追赶超越。当前,我们正以矢志不移的决心推进学科布局优化、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事制度、经费分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记者 张江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