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7月14日,第七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决赛在南开大学举行,经过两天的作品展示、测试和答辩评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子在焦李成教授和孙其功博士的指导与帮助下。
7月13日至7月14日,第七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决赛在南开大学举行,经过两天的作品展示、测试和答辩评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子在焦李成教授和孙其功博士的指导与帮助下,从全国38所高校的82支参加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七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冠军。

李兆达、黄钟健、张皓、张向荣教授
“杖履四方”——机器智能指导的导盲系统由盲杖与服务器端两部分组成。盲杖基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盲人前方的道路图像,实时地规划出一条安全的“虚拟盲道”,通过声音及振动反馈道路状况,提高盲人的出行安全。为拓宽盲人朋友圈,我们创新性地引入“盲杖社交”的理念。服务器完成配套的处理及通信。系统按功能划分,分为“虚拟盲道”以及“盲杖社交”两部分。
“虚拟盲道”集合了物体检测、FCN图像分割、离线盲道识别以及超声波避障。物体检测可以识别出道路中常见物体,便于盲人采取避让策略。FCN可以将当前道路分割出可供盲人行走的“可行域”。离线盲道识别可以给盲人提供盲道方向,引导盲人走上盲道。超声波能够检测悬空物体的位置,避免盲人磕碰到悬空物体。本系统综合以上技术,生成“虚拟盲道”,辅助盲人出行。
“盲杖社交”是指盲人携带盲杖出门后,系统将自动寻找同区域内的盲人,他们可以相互之间发送问候语音,相约进行活动。通过一种盲人间的交流,逐步打开盲人的交际圈。
本项目从盲杖入手,结合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融合超声波以及GPS定位信息,建立整体导盲系统,能够有效地给盲人提供行走的合适建议。系统关键技术——“虚拟盲道”生成技术、深度学习物体识别、FCN图像分割等技术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盲杖社交”的功能将建立起他们专属的社交圈。这些功能的融合,将极大地改善盲人的生活。
据了解,本届智能设计竞赛于今年1月份正式启动,至6月份完成初赛,7月13日至14日举行决赛,前后历时7个月,共有来自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全国81所高校的333支队伍报名参赛,群雄逐鹿,竞争激烈。
“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竞赛从2011年创办至今,每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六届。竞赛从第二届开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冠名资助,从第五届开始得到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热点,认知计算、深度计算,在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Google、Siri,不断在身边的应用中产生越来越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