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脱贫攻坚开展“百千万”三项活动
安康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李程)6月30日上午,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召开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通报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新出台的 “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 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 脱贫攻坚好新闻评选”三项活动。市政府副市长何邦军向媒体通报了这三项活动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目标及内容。
何邦军指出,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关于“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等重要讲话要求的必然选择。开展 “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是弘扬自力更生民族精神,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人民满意度的迫切需求。开展“脱贫攻坚好新闻”评选活动,是进一步树立正确宣传导向、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举措。
三项活动具体如下:
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
关于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的通知
各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驻安各单位:
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市303个贫困村、15.7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度任务,实现年底省际交叉检查达到全国一流目标,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决定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对照标准列清单。各县区要继续发扬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的工作作风,对照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以村为单位,迅速盘清住房、道路、饮水、电力等建设项目和产业、就业创业、教育、兜底保障及健康脱贫等方面的进展和欠账情况,列出任务清单并报市、县(区)脱贫办(备案)和对应主责部门(落实)。
(二)夯实责任赶进度。市“八办两组”和“五项保障”成员单位要迅速与各县区对应业务部门对接,分别确定各单项工作的总牵头人,夯实市、县、镇、村四级工作责任,通过倒排工期的方式,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对欠账较大、可能会影响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的工作,要重点关注,专题研究,逐一破解。各镇村之间可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冲刺局面,并通过公开公示工作进展情况,向群众和社会各界展示脱贫成效。
(三)快速报账强保障。进一步加快项目资金筹措和拨付进度,简化程序实行分级报账,保证当年已实施项目报账率达90%以上。
(四)统筹试点创特色。市直部门和各县区要共同协力推进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工作,各县区至少要探索总结出一个“拿得出、叫得响”的主打产业模式,为市县脱贫攻坚在国、省评估验收中增色添彩。
(五)借力活动树典型。通过开展“百千万”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脱贫环境。即:通过百日大会战掀起完成全市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冲刺高潮,通过树立千名自强脱贫标兵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通过万名干部交万名农民朋友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时间安排
百日大会战从7月份起到10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梳理列单阶段(7月10日前)。对照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以村为单位梳理各项工作进展和欠账情况,列出任务清单,为大会战提供目标指向资料。
第二阶段:推进落实阶段(7月11至10月20日)。市“八办两组”和“五项保障”部门与各县区及镇村相互衔接沟通,按照“市促推进、县抓落实”的责任分工,对照任务清单各负其责推进工作落实。
第三阶段:自查评估阶段(10月21后)。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抽调人员,成立督查检查组,逐一对照检查任务落实情况,通报百日大会战成果。
三、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是市脱贫攻坚指挥部适时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在脱贫攻坚任务特别繁重的情况下,对各级各部门活动安排部署原则上不做统一的形式要求,但上述主要任务必须落实到位。
(二)统筹协调谋划。既要就贫困村抓贫困村,又要跳出脱贫抓脱贫,做到点上与面上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要按照市脱贫办《关于进一步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安脱办发〔2017〕66号)要求,整合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干部及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力量,围绕工作重点,齐心协力抓好落实。
(三)正确宣传引导。要在百日大会战中发现和提炼工作亮点,树立可在全市复制推广的标杆,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四)坚持严实标准。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在工作质量上下功夫,防止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用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赢得群众的满意。
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
关于开展“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服务,促进全社会形成自强自立、苦干实干、追赶超越的良好风气,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决定在全市开展“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和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扎实推进“八个一批”举措,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自我发展的意愿不强,摆脱贫困的信心缺失,精神层面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成为脱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思想不除,不仅脱贫目标难以如期实现,而且违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长此以往还将导致“三农”事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缺少与群众面对面心与心的深入交流,缺乏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的真情实感,视群众为工作对象,把联系帮扶当工作负担,很多时候办了不少事,群众还不领情、不满意,导致脱贫攻坚工作被动。必须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在现有基础上创新思路和办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干部帮扶精准度。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既是深化“精准”方略、实施“精神扶贫”的重大举措,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传统美德、实现艰苦奋斗追赶超越的现实需要,更是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密切与群众联系、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有效途径,对激发和凝聚脱贫攻坚力量、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促进“三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二、准确把握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2020年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目标,围绕提升脱贫攻坚精准度和实效性,以“四率一度”全面达标为基本要求,培育一批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自强标兵,影响和带动贫困群众发挥主体作用、靠勤劳实干创造美好生活;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带着感情、责任和担当做群众工作,感同身受帮扶贫困群众,加快建立党群干群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凝聚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强劲动力,实现“三农”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大力培育自强自立先进典型
1.基本标准。以新民风建设倡导的“诚、孝、俭、勤、和”为引领,聚焦爱党爱国、自强自立、遵纪守法的核心要求,面向广大基层单位,突出以贫困村贫困群众为重点,引导群众增强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志气、决心和干劲,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创造幸福生活,成为带动作用明显、群众公认信服的自强典范。各县区可根据各自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评选标准。
2.加强培育。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作用,建立梯次培育台账和年度计划,落实重点对象培育引导人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发展难题;注重挖掘和宣传自力更生的成功经验及其奋斗精神,通过外在促进和内在激发相结合,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3.选树标兵。坚持“镇村主导、群众互评、横向联评、强中选优”的原则,市县(区)镇村每年评选不少于1000名自强标兵,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每年评选100名市级自强标兵,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让自强标兵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4.发挥作用。对评选出的自强标兵在村组、社区和各大媒体进行登载公示,在村“两委”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会议中组织学习自强标兵先进事迹。通过标兵典型示范,带动一批、辐射一批、影响一批,促进贫困户自我发展,消除非贫困户思想陈见,有效破解农村自我发展不足和“精神贫困”难题,稳妥处理物质脱贫与精神提升、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政策帮扶与自主脱贫三大关系,在广大农村营造苦干实干、踏实创业的氛围。
(二)深入开展干部群众交友活动
在现有党员干部包抓帮扶贫困群众的基础上,引导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建立经常交流、彼此信任、友爱互助的长期友好关系,并带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公益人士、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各界积极与贫困户结对交友。
1.搭建交友平台。每名党员干部至少与一名农村群众结为朋友,并与之家庭建立长久友谊。实行每年初党员干部交友确认制度,每年3月底前各县区各单位要对党员干部交友进行确认。已经落实结对帮扶任务的干部,与所帮扶对象继续建立交友关系;未落实帮扶任务或因人员增减、流动等需要调整交友的,由各县区结合本县区贫困人口状况和结对帮扶情况统筹确定交友对象,市直各单位将未落实帮扶任务或需要调整交友的干部职工名册报市脱贫办,由市脱贫办统筹分配到各县区,避免出现重复交友或出现交友空白。
2.倾注真心交朋结友。党员干部职工要树立与农民朋友交一辈子朋友的思想,要与交友对象建立稳定长期的联系方式,保持信息畅通,经常有信息问候往来,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登门拜访、农忙协助、节日问候等方式与农民朋友谈政策、释疑惑、聊家常、帮农活、传信息、送祝福、解难题,真正把困难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对农民朋友的诉求要细心听、疑虑要耐心解、困难要真心帮,对出现家庭矛盾或邻里矛盾的要用心劝,充分利用文化知识和专业特长给交友对象出点子、想办法、宽心思,对孩子上学、生病就医、突发灾害等要紧事情要舍得付出用心帮,帮不了要坦诚说,真正与农民群众建立起相互尊重、长久信赖、牵挂牵盼的朋友关系。
3.规范活动过程管理。要建立以交友对象是否满意为标准的效果评价体系,严格交友帮扶过程管理,建立党员干部帮扶交友管理台账,定期开展电话随访抽查,及时提醒谈话,了解农民朋友对交友帮扶干部的满意度,确保党员干部交友帮扶达到预期效果。每个党员干部每年初都要对交友帮扶列出计划,做出承诺,确保活动实效。
4.健全考核促进机制。每年年底,各级各部门要以多种形式对在交友活动中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的交友帮扶好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表彰奖励。市上每年表彰奖励交友帮扶成效突出、群众认可的100名干部或社会人士。各县区要将评选标兵和交农民朋友纳入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对交友活动中敷衍了事、进展不力或者违反干部廉洁自律的干部,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把“树标兵,交朋友”活动作为推进新民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推进脱贫攻坚的紧迫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上成立“树标兵,交朋友”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脱贫办,市脱贫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市“树标兵,交朋友”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评比等日常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7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确保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发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标语、短信、微信、文艺下乡、道德讲堂等平台,突出宣传一批自强标兵和交友帮扶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先进事迹巡回宣讲,以进村入组、进校入园等多种途径,发挥教育人、影响人、带动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三)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对“树标兵,交朋友”活动的管理,在自强标兵培育评选中坚持原则、出于公心、群众公认,不得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确保评选出的标兵名副其实、经得起检验。在交友帮扶中,各级党员干部要真心真情投入,脚踏实地帮助群众,做农民群众的知心人。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把活动抓实抓出成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定,言行举止要符合党员干部身份规定。要创新完善交友帮扶效果评价体系,推行第三方评估等办法,确保党员干部交友倾注真情、收获信任。
中 共 安 康 市 委 宣 传 部
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好新闻”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委宣传部、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市直新闻单位,省级媒体驻安记者站:
为进一步发挥脱贫攻坚好新闻作品的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积极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良好舆论氛围,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市委宣传部、市脱贫指挥部办公室决定开展“脱贫攻坚好新闻”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评选作品必须是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设立,由新闻单位主办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在 2017 年度内首次刊播登载的新闻作品。
二、评选类别
1、报纸类:包括消息、通讯、系列(连续、组合)报道、评论、新闻摄影等。
2、广播电视类:包括消息、新闻专题、系列(连续、组合)报道、访谈节目、现场直播、电视纪录片等。
3、网络类:包括新闻报道、网络专题、网络访谈、新闻摄影等。
三、评选标准
1.主流媒体(网站)重要版面和栏目;
2.报道内容真实,舆论导向正确;
3.讲述安康脱贫攻坚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4.视角独特、宣传报道的工作有创新,可推广,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四、评选办法和程序
评选办法和程序各县区委宣传部、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市直新闻单位、省级媒体驻安记者站、中省媒体单位为脱贫攻坚好新闻作品报送单位。
(一)推荐
1、各参评单位要对参评作品进行初评,择优推荐代表性作品参评,参评作品要在本单位公示,公示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2、各县区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的脱贫攻坚好新闻作品,由各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和县区委宣传部推荐申报,总数不超过 5 件;市直新闻单位报送的参评作品,由市内新闻单位推荐申报,总数不超过 4 件;省级媒体驻安记者站的参评作品,由各记者站推荐报送,总数不超过 3 件;中、省媒体的参评作品,由中、省媒体单位推荐选送或根据全市对外宣传报道平常统计情况推荐选评。
(二)报送
1、每件参评作品包括作品和推荐表,一式两份。文字材料由 1 份作品原件和 1 份复印件组成;音频、视频资料按推荐目录顺序刻录 1 张光盘;网络类作品要附网页链接及作品打印件,随作品报送。
2、参评作品要填写《“脱贫攻坚好新闻“申报推荐表》,并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五、奖项设置
“脱贫攻坚好新闻“分设一、二、三等奖,共 60 件。其中一等奖设 10 名,二等奖 20 名,三等奖 30 名,分别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同时设立“宣传脱贫攻坚贡献奖”1 至 2 名,用于奖励宣传安康脱贫攻坚优秀新闻单位和集体,授予获奖证书和奖金。
六、工作要求
1、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作品均以刊播时的姓名、人数、排序为准,送评时不得变更,参评作品署名与作品刊播时署名不一致的,取消作品参评资格。
2、获奖作品按件奖励,每件作品授予获奖证书和奖金一次,获奖证书署名包括全部作者,奖金不重复计算。
3、开展“脱贫攻坚好新闻“是由市上设立的新闻宣传专项奖,用于奖励宣传安康脱贫攻坚工作涌现出来的好新闻作品。各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县区委宣传部要精心组织,认真策划,邀请和组织各级媒体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力争推出一批站位有高度、思想有深度、情感有温度的新闻精品。同时要注意收集各类媒体刊发的相关新闻作品,按要求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好新闻“申报和参评工作,于 2017 年 11 月 20 日前完成推荐报送工作,市上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年底表彰奖励。
报送作品联系人: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宣传引导组 阮山 3160031,电子邮箱:akfpgj@163.com
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 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 年 6 月 29 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