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频流失高水平人才缺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困局
记者昨日走访了解到,一方面,许多产业工人对现状不满,另一方面,企业对产业工人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大感头疼,而负责输出高水平技工的职业院校同样一肚子苦水。受访者表示,希望未来能推更多实施细则,化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多方困扰。
5月,西安市总工会一项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专题调研提到了这点。报告显示,大部分被调查的一线工人工资低于西安市社会平均工资。
因晋升空间小,很多人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没有职业的明确规划。搞地暖施工的刘先生直言,“不想那么多,干活的时候就挣钱而已”。
西安宁波商会会长孙建光的企业每季度都在招人。“流动性太大”,他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喜欢干这些出体力的工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稍不满意就会跳槽”。孙建光的企业主做精密机械制造,有工人60多人,而每次招聘就多达15人,相当于工厂总人数四分之一。
人员的频繁流失,高水平人才的稀缺,给企业很大负担。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员工水平低,经常流失,企业效益就很难稳定上升,换来的结果是待遇上不去。这些问题堆在一起,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外界吐槽学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职业院校也一肚子“苦水”。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鼎利学院副院长刘万里告诉记者,“职业院校的老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上讲台,本身没有在企业、产业工作的经验,你让他教产业上项目,他自己都做不了,学生动手能力能好吗?”
在刘万里看来,理想方式之一就是“双主体育人”,即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但更多院校和学院仍面临传统模式的考验。记者王继成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