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呼叫决心号,这里是上海赫德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7-06-02 09:59:33
蔚蓝的大海,高耸的钻探塔,原本在南海大洋钻探工作的科学家却出现在了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剧院内。借由科技通讯手段,学生们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 "海洋主题 "教学课。

▲ 南海大洋钻探计划 决心号船桥

导读

蔚蓝的大海,高耸的钻探塔,原本在南海大洋钻探工作的科学家却出现在了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剧院内。借由科技通讯手段,学生们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海洋主题"教学课。

▲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拓守廷 副院长

地球是什么样的?地壳有多厚知道么?带着一连串的提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拓守廷副院长缓缓道来。在与南海大洋钻探船连线之前,拓副院长和在场的学生们讲起了地球的构造及海洋钻探的难度。

从最初的地心假象到如今现代化科技的挖矿、钻探等手段,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虽然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探寻未知的外太空,但对于地球内部的探索却依旧鲜为人知。

▲ 上海赫德连线南海海洋科考船决心号

全世界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可达11095米,潜入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只有三位,其中一位是人尽皆知的导演卡梅隆·迪亚茨。“能够深入地下6-7公里,这样的范围还没有人能够做到”拓守廷博士说到。可见人们对于地球的探索,还有更多的空间有待发挥。

“我们现在就站在‘决心’号的Bridge Deck上,在我的左手边,船舷外,就是南海。”来自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金海燕说到。随着镜头移动,蔚蓝的大海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通过大屏幕还可以看到一群海豚追逐着科考船。“哇~哇~哇!”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呼。

▲现场精彩瞬间。

“决心”号正在中国南海进行钻探,而“科普直播连线”,是其每个航次的“必选动作”。大洋钻探是什么,科学家又在船上干些什么,“决心”号通过这种特殊的“远程授课”,将海洋科学带到孩子们眼前。在“决心”号上,网络资源优先被分配给直播连线。如果有连线活动,网络管理人员在必要时会切掉其他电脑的网络连接,以保证直播质量。项目经理也给全体成员发来邮件,告诉大家,直播连线是“决心”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连线时间,请不要进行大文件的上传或下载。

现场连线后,老师还为学生们预留了提问时间,虽然学生们的问题脑洞很大,但拓博士依旧耐心解答。(赫德君好佩服)

Q:船上上完厕所后怎么办呀?

A: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其实船上的生活垃圾会待靠岸后统一回收处理。

Q:如果钻探打捞上来的是鱼不是化石怎么办?

A:钻探工作是在海底深处作业的,而且是深入海底层,如果打捞上来的也是鱼化石了,不会有活的鱼。

Q:船员睡觉时遇到了危险怎么办?

A:船上的科研人员12小时轮岗制,所以如果有危险的话会及时通知报警的。

赫 德 君 问 拓 博 士

Q:作为父母,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海洋知识?

A:可以让孩子从海洋生物着手,海马、海豚之类,上海有不少海洋科普场所,譬如:同济大学科普馆、上海海洋馆等等。

“最近孩子们中文学习的主题是‘大地、星空和海洋’,

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

一定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回家后孩子特别兴奋,也很遗憾说提问没有时间!

让爸爸找了些泰坦尼克号和百慕大三角的资料,

向我们的科学家致敬!” 一位妈妈说。

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学生们以“主题教学”的方式,将各类学科知识融合贯通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在“海洋主题”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以“海”为引子,诗词、数学、英语甚至连赫德学校的特色课程“设计思维”课也将主题纳入教学内容中。

在设计思维课中,学生们通过用酒品塞做成的小船,在学校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去理解“浮力”是如何对不同材质产生影响的。从船身到船帆,老师会让学生不断尝试材料的变化。今天的船帆或许是一张彩色纸,下次的船帆或许则是一片塑料。

负责设计思维课程的老师解释说:“这些小船不仅要学生自己制作,前期还需要他们自己画设计图纸,列材料清单。甚至在试水后,还需要改进小船。”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既学会了动手,又浸润式地理解了物理知识。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