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公布"新高考"方案:浙沪各具特点
今年无论浙江还是上海,考生和家长会面临一个共同的新问题,那就是由于录取模式的改变,原来一所大学只有文科或理科的单一分数线,而现在同一所学校里,不同的专业或专业组合,会有不同的分数线甚相差很大,这样一来,作为新高考第一年,往年各个高校报考和录取的分数线、人数、排名等数据,参考价值肯定有所偏差,这对考生家长的选择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上海高三学生李智洋:我觉得是这样,某些学校被认为突出的专业,分数线可能比原来它作为一个学校整体的分数线就会高了,这样的话填的时候就要比以前更加讲究策略一点,有冲的有保的。
今年,上海还首次把填报志愿的时间改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这也是最后一个由高考前改为高考后报志愿的地区,对上海考生来说,就有了更多消化新政策和从容理性应对的时间。
对于高校录取改革也是新考题
高考改革,一方面是满足民生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从这个角度上,大学也是利益相关的一方,而这次上海浙江的录取改革,对高校来说也是一道需要认真面对的新考题。
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而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也包括升学规划去自主选择三门科目,据上海的统计,在选考科目中,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这两种纯文或纯理组合的学生只有12%,而88%的学生是跨文理选科。而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培养模式却依然是按照文、理、工等学科结构来进行,这样一来,大学的招生需求与新高考的选考模式显然还需要磨合。据浙江的调研,由于物理科目难度高,选考的学生人数下降,而高校各专业里提出选考要求最多的却是物理,因而招生中,特别是非名校的普通院校,很可能会出现供求矛盾。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廖宗廷:分数线越往下走,因为学物理的被前面的都选完了,那些学校再选人难度就可能大一点了。
按照新的录取方案,今后一所高校不会再有单一分数线,有多少专业组合,甚至有多少专业,就会有多少条分数线,彼此之间也许相差很大,这对那些报考比较冷门的专业可能带来更大的冲击。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但是从大学角度来说,它又是矛盾的,因为我们大学的专业是按照学科的规律,也就是这些知识必须有人来传承,并不是这些知识在社会上和热门很追捧,我们的知识就不用了。这些知识现在没用,可能过十年二十年很有用。
据了解,上海录取方案中,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内部仍然可以进行志愿调剂,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稳定生源的作用。从长远看,国家的考试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考本身之外,还可以通过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等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的改革,使得招生政策和高校需求更好匹配,有利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
宁波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学兰:我相信随着大家选择权更多以后呢也会慢慢的回归到理性当中去,叫做不买最贵只买最对,符合自己的需要符合自己的未来发展的这样一个需要,所以我个人觉得短期可能会受到冲击,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呢,也会更多的回归到理性当中去。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