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ETC系统推广与智慧交通建设的展望分析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自动收费。如今,国际国内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路桥(隧道)收费、车场管理收费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它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使用,而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公路收费关卡的通行能力能提高5-10倍。
2014年3月,交通运输部正式下发通知,启动了全国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工作,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近几年我国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研究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虽存在前后车辆误交易、极少数感应器不灵敏、无法及时抬杆等技术性问题,但瑕不掩瑜,随着未来智慧交通的更广泛应用,ETC系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首先,公路收费走向电子化、智能化,可大幅降低收费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公路的营运效益;同时也可极大减少收费站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由于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理论上讲,可缩小收费站的规模,节约基建费用、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亿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预计将建收费站约7500个,按照每个收费站两进两出4个收费车道规划,需要建设ETC车道3万条。相关分析指出,如果采用5.8G赫兹ETC技术全面建设,按每个车道建设成本30至40万元计算,全国ETC车道建设总投资将达到90至120亿元。如果每个OBU(电子签收系统)按300元计算,OBU总投资约为600亿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表示,这两年通过ETC车道的建设带动了新增产值30亿元,节约投资180亿元,发展智能交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一斑。根据测算显示,我国建设1万条ETC车道,就可少建3万条人工收费车道,节约大量土地并节省收费设备约300亿元。
第二,不停车收费系统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不仅是收费技术的进步,它还是一种通过大数据和经济杠杆进行交通流调节的切实有效的交通管理手段,对于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大桥、隧道,ETC系统可更加快速、精准的统计通行车辆数量和交易数额,可更加直观的获取每条道路、桥梁、隧道的投资收益,给予建设规划者和决策者更有效的经济参考,并有效提升市政设施的资金回收速率和能力,降低投资损耗。
第三、ETC作为智慧交通的前端,将凸显更大作用。在当前车辆不断增多,城乡道路和国家主干道高速路网日益拥挤的情况下,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自我进化的智慧交通逐渐浮出水面。而ETC系统中的OBU(电子签收系统)和摄像头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将每条道路的通行车辆数量、通行交易额度、通行频次、违章等数据进行系统搜集后,分维度进行分析后,人工智能系统可帮助管理者提供交通闲忙调控、投资规划、资金回收、违章处罚等交通相关行为的决策建议,提升交通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当前,成都正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一业定乾坤”的精气神下,积极推进属地产业经济的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能动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以要素链、产业技术链、供应链为纽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基地,整体提升产业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此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成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叠覆盖区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枢纽与咽喉,也是向西开放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成都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层位,尤其是立体交通、现代轨道交通和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提升要素流通效率,打通物资流动的重要关节。从创新视角看,ETC是智慧交通的前端输入口,也是道路交通向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环节;而从生态视角看,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ETC的大范围应用能减少交通能耗和汽车尾气在成都交通节点等集中区域的排放量。基于以上原因,成都应加大ETC的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大力促进ETC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不过针对当下ETC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成都市在推广ETC过程中的几条相关建议:
首先,全面推广ETC增值税电子发票,解决ETC通行“报账难”的问题。按照“互联网+交通”的思路,ETC用户只需上网通过微信、支付宝等交易系统自助办理ETC业务,无需再等待纸质发票邮寄,即可完成从ETC办理、充值到发票打印、报销等全部业务。从目前山东省进行的试点来看,电子发票的应用,极大地节省了用户时间,提高了办理ETC业务的效率。对于路桥运营企业来讲,大量的打印、存储、邮寄纸质发票不仅容易丢失、不利于管理,同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电子发票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既方便消费者保存,又节约了成本和时间。而对于税务部门来讲,也可以及时对开票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及时发现涉税违法违规问题。
其次,在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支付平台完善ETC的支付功能。目前,ETC的支付功能大多局限于绑定的银行信用卡扣款,但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受限于银行信用卡的办理,以及时有发生的小额支付免密钥功能引起的银行信用卡盗刷等问题。建议交通技术部门研究将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支付功能与ETC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支付渠道,方便用户使用。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副研究员 尹响、海明威)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