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全省接待游客逾3000万人次 收入近150亿元
庙会灯会人气旺 红红火火过大年
三秦大地孕育有醇厚、喜庆、多彩的春节年俗,各地不同特色的辞旧岁、祈福祥、逛庙会、赏花灯、品民俗等“过大年”活动纷纷亮相,三秦大地处处呈现一派张灯结彩、喜庆祥和的节日景象。春节期间大明宫“新春唐人节庙会”接待游客37万人次,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鸡吉复激集——第五届新春庙会”吸引游客5.3万人次,西安世博园新春庙会接待游客20万人次,大唐西市文化庙会接待游客59.7万人次,汉城湖景区文化庙会接待游客43.8万人次。大唐芙蓉园新春灯会接待游客22.4万人次,西安城墙“唐都上元不夜城新春灯会”吸引游客13.1万人次。黄帝陵、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周公庙、白云山等景区也吸引了众多敬香祈福的游客。
乡村游受青睐。乡村是年味最浓的地方,陕北转九曲、扭秧歌、打腰鼓,关中耍社火、蒸花馍、赶大集、陕南庖汤会、火狮子、唱花鼓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春节期间白鹿原影视城“蓝田民俗文化节”共接待游客57.6万人次,高陵场畔“第二届春节庙会”吸引游客42.5万人次;袁家村接待游客136.5万人次,马嵬驿接待游客122.2万人次,泾阳茯茶镇接待游客141.7万人次,周至水街接待游客123万人次。
温泉滑雪游持续升温,我省60多家温泉景区让游客和市民真切感受了一把“陕西温度”。春节期间,蓝田汤峪温泉接待游客52.5万人次,华山御温泉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全省30多家滑雪场雪上游乐项目特色各异,众多游客走进雪场体验冰雪魅力。铜川市照金滑雪场和玉华宫滑雪场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0.76万人次,蓝田竹林畔滑雪场接待游客3.7万人次、柞水九天山滑雪场接待游客2.78万人次。
节庆创意缤纷 旅游营销精准
为做旺做好春节旅游这道“年的盛宴”,我省各级旅游部门、各大景区创新策划了一系列宣传营销和节庆活动,使广大游客在旅游中尽情感受“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魅力。过大年走进央视,陕西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春节期间我省关中、陕北不少地方的特色年俗活动走进央视平台,极大提升了陕西旅游的影响力。央视连续直播了绥德郭家沟民俗过大年活动、佳县赤牛坬村“千人共享枣糕宴”活动、《美丽乡村过大年——走进袁家村》、韩城灯光艺术节等活动。
各市整体打包营销,为游客定制“过大年旅游大餐”。西安市举办了“2017西安中华文明标识之旅暨旅游新品主题推介会”;宝鸡市推出包括新年祈福、温泉滑雪、民俗旅游等7大类“鸡年游宝鸡大吉又大利”春节系列旅游活动;安康市在石泉等5县举办“安康春节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商洛市在山阳等5县举办“秦岭最美是商洛,欢天喜地过大年”活动;榆林市在绥德等4县举办了“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延安市举办了“延安过大年”活动。春节假期西安市共接待游客712.2万人次,收入34.5亿元;宝鸡市接待游客348.6万人次,收入17.3亿元。
景区活动异彩纷呈,激活春节旅游市场。华山景区“金鸡闹春贺新年惠聚华山享年味”活动吸引游客7.86万人次;黄河壶口景区过大年和斗鼓表演等民俗活动吸引6.57万游客;南宫山景区“二免一”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游客2.31万人次。春节期间我省传统精品景区依然是接待外地游客的主力,华清池接待游客13.6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6.86万人次,回民街接待游客123.1万人次,延安革命纪念馆接待游客5.38万人次。同时,线上营销快速增长,旅游产品订购更加便捷。骏途网春节期间在线交易18.5万人次,交易额2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25%;村游网陕西站在线交易1.2万人次,交易额1260万元。
融合发展成常态 旅游拉动更强劲
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以集中式爆发式的购物、旅游、娱乐为主,陕西旅游成为陕西春节假日经济的主引擎。旅游购物带动当地综合收入大幅增加。今年春节到乡村购年货成为时尚,很多景区景点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赶大集、购年货活动。袁家村“袁家村春节大集”综合收入达9600万元。石泉县熨斗古镇“第五届汉水庖汤会”“坝坝宴”综合收入1500万元。商南县过风楼镇和清油河首届年货节,线上、线下销售总收入3700万元。
旅游文化让广大游客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文化年”。“中国民间社火之乡”陇县社火表演吸引6.7万游客;华清池景区初三开演的《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好评如潮;法门寺景区春节期间推出了大型佛文化互动体验式演艺新品《法门往事》;韩城市以“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为主打,各大景区民俗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年味十足,吸引154.4万游客到韩城赏美景、过大年。
旅游古村镇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我省的古镇古村被誉为“民间艺术瑰宝”,浓浓的年味让游客流连忘返。诸葛古镇“游诸葛古镇品蜀汉年味”活动吸引了18.7万游客;漫川关古镇“打渔鼓、扭秧歌、品美食”过大年活动吸引了10.2万游客;青木川古镇接待游客5.2万人次,凤凰古镇接待游客3.2万人次,神木高家堡古镇接待游客8.9万人次。
旅游扶贫提升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获得感。我省实施旅游扶贫工程一年多以来,很多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示范村。佳县赤牛坬村原汁原味的过大年活动吸引了8万游客,绥德郭家沟村接待游客6.13万人次,蒲城桥陵赵山村接待游客2.8万人次,延川梁家河村接待游客3.1万人次,宜川县羊家庄村接待游客5万人次,商洛美丽乡村朱家湾、前店子、后湾等“八朵金花”接待游客29.4万人次。(记者李卫)
春节全省消费市场揽金260亿元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据监测匡算,春节黄金周我省消费市场实现销售260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商品零售233亿元,同比增长11.2%;餐饮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2.9%。
西安市黄金周消费市场实现147亿元,同比增长11.2%;安康、商洛、铜川、汉中、咸阳、杨凌示范区、延安、宝鸡、渭南和榆林市实现销售额分别增长14.1%、13.5%、13.4%、13.3%、12.8%、12%、11.6%、10.9%、10.6%和7.8%。
促销活动精彩年味浓。以“2017年新春年货购物节”为引导,全省各市(区)结合本地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从1月28日起至2月11日,西安大唐芙蓉园、大唐西市、汉城湖、楼观台、周至沙河水街和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地举办了新春庙会、灯会、社火、非遗文化表演和特色美食展等活动,年味十足;安康则组织了商品交易博览会和现代农业园区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免费发放了价值10万余元的果蔬、粮油、畜禽产品等上百种名优农产品。
商品零售火爆热点多。节日期间全省各大中型商场、超市人潮涌动,购销两旺。西安市商品零售实现135.47亿元,增长11%,安康、商洛、铜川、汉中、咸阳、杨凌示范区、宝鸡、延安、渭南和榆林市实现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1%、13.5%、13.1%、13.0%、12.7%、12.6%、11%、10.9%、10.7%和7.6%。据对全省30家154个信息泵门店监测数据显示,黄金周零售额累计实现3.46亿元,同比增长24.5%,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通讯器材类、服装服饰类、食品类、日用品类、珠宝首饰类、烟酒类、家用电器及数码产品类等13大类商品。
特色美食受青睐增长快。春节期间餐饮业以迎新年夜饭、阖家欢庆宴和亲朋聚餐宴等团圆宴席为主,特色美食消费红火。西安市餐饮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14.3%。铜川、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咸阳、渭南、宝鸡、榆林市和杨凌示范区节日期间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8.8%、17.4%、15.5%、13.9%、13.2%、13.1%、10.2%、10.1%、8.3%和7.8%。其中,西安永兴坊春节期间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咸阳马嵬驿和袁家村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大众餐饮、具有陕西特色的民风民俗小吃是今年春节餐饮市场的主旋律。
据了解,春节前全省10个设区市陆续投放冬春储备蔬菜约2万吨引导市场供应,占储备总量的58%以上。据全省168家生活必需品企业监测显示,我省必需品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呈节前规律性上涨、节日期间逐步回落走势。春节末蔬菜平均批发价为6.11元/公斤,较节前下降7.3%;节日期间蔬菜日批发交易量保持在8000±1000吨范围,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记者崔春华)
同城媒体报道:
三秦都市报:
春节黄金周全省旅游收入147.45亿元712万人次畅游西安
昨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记者从西安市旅游局获悉,据统计,2017年春节假日西安市共接待游客712.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其中过夜游客11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2.27%,一日游游客600.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88%,旅游业总收入34.51亿元,同比增长16.35%。
新春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深受游客青睐。各区县及旅游景区积极挖掘春节传统民俗文化,纷纷推出新春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丰富了假日旅游市场,深受游客青睐。此外,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传统重点景区吸引力依然强劲。同时,旅游特色产品丰富多彩,温泉游、冰雪游、特色街区、民俗古镇村落等聚集大量游客,引发市场热潮。
西安市旅游局提早谋划,精心设计特色产品和活动项目,针对春节假日,提前策划推出了富有年味特色的各种庙会、灯会、祈福活动等6大主题、50余项节日活动。与以往相比,节日产品特色更加鲜明,优惠力度更大,吸引力更强。
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安全。节前,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突出对旅游交通集散地、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客车等游客密集场所和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针对行业特点,要求各旅行社严格执行租用车辆的相关规定,强化导游领队在行程中的提醒责任,并对3家违规旅行社进行处罚。春节期间,西安市无一起重大旅游投诉。
据统计,2017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3028.01万人次,旅游收入147.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2%和27.84%。记者郑伊琛赵丽莉王瑾马秀红
春节陕西旅游收入突破147亿
金鸡报春,三秦呈祥。2017年春节假期,陕西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民俗“过大年”持续火爆,无论城市、景区还是乡村,充足的旅游产品供给,超高的央视曝光率,扎实的服务保障,使今年春节成为历年来最有年味、最有影响、最为火爆的黄金周,全域旅游和融合发展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旅游业为“追赶超越”新陕西建设谱写出新的光辉篇章。据统计,春节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3028.01万人次,旅游收入147.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2%和27.84%。
过大年红红火火祈福庙会人气超旺、乡村更有年味
陕西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最醇厚、最地道、最多彩的春节年俗,各地不同特色的“过大年”活动纷纷亮相,三秦大地呈现一派张灯结彩、喜庆祥和的节日景象。一是庙会灯会热闹非凡。庙会、灯会是年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游客感受年味的重要场所。春节期间,大明宫“新春唐人节庙会”接待游客37万人次,西安世博园新春庙会接待游客20.03万人次,大唐西市文化庙会接待游客59.7万人次,汉城湖景区文化庙会接待游客43.8万人次。大唐芙蓉园“凤舞九天·世世太平新春灯会”接待游客22.4万人次。西安城墙“唐都上元不夜城新春灯会”吸引游客13.1万人次;二是新春祈福平安吉祥。春节期间,我省的寺院道观等宗教文化景区,挤满了烧香、敲钟、祈福的游客,大家在新年钟声里共同祈求平安、健康。黄帝陵“黄陵谒祖,祈福中华——2017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共接待游客24.3万人次;楼观道文化展示区“迎财祈福祭典”接待游客46万人次,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新年祈福法会接待游客31.4万人次,白云山接待游客17.1万人次;三是乡村过年红红火火。年味越是乡村浓。白鹿原影视城“蓝田民俗文化节”共接待游客57.6万人次,高陵场畔“第二届春节庙会”吸引游客42.5万人次。袁家村接待游客136.5万人次,马嵬驿接待游客122.2万人次,泾阳茯茶镇接待游客141.7万人次,周至水街接待游客123万人次。
节庆宣传创意缤纷旅游产品营销精准、供给更有质量
为做旺做好春节旅游这桌“年的盛宴”,各级旅游部门、各大景区创新策划了一系列宣传营销和节庆活动,使广大游客在旅游中尽情感受“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魅力。一是过大年走进央视,陕西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春节期间,我省旅游形象大使朱迅、周澎亮相央视春晚节目现场,关中、陕北不少地方的特色年俗活动走进了央视平台,极大地提升了陕西旅游的影响力。绥德郭家沟过大年、佳县赤牛坬村“千人共享枣糕宴”、神木县高家堡古镇“火判官”民俗活动以及韩城市国际灯会等活动先后在春节期间在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直播,袁家村乡村旅游也在春节央视《美丽乡村过大年》栏目播出,陕西过大年活动通过央视平台走向全国;二是各市整体打包营销,为游客定制“过大年旅游大餐”。西安市举办了“2017西安中华文明标识之旅暨旅游新品主题推介会”,推出了四大中华文明标识之旅主题产品。宝鸡市推出了包括新年祈福、温泉滑雪、民俗旅游等七大类“鸡年游宝鸡大吉又大利”春节系列旅游活动。安康市分别在石泉等五县举办了“安康春节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商洛市分别在山阳等五县举办“秦岭最美是商洛,欢天喜地过大年”活动。榆林市分别在绥德等四县举办了“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延安市举办了“延安过大年——入住农家、体验年俗”活动;三是景区活动异彩纷呈,激活了春节旅游市场。传统景区加快创新和提升,将景区特色与年俗活动相结合,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不断提升。华山景区“金鸡闹春贺新年惠聚华山享年味”活动吸引游客7.86万人次。黄河壶口景区过大年和斗鼓表演等民俗活动吸引了6.57万游客。南宫山景区“二免一”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游客2.31万人次。春节期间,我省传统精品景区依然是接待外地游客的主力,兵马俑接待游客26.8万,华清池接待游客13.6万,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6.86万人次,回民街接待游客123.1万人次。
融合发展渐成常态,旅游综合贡献突出、拉动更加强劲
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以集中式爆发式的购物、旅游、娱乐为主,陕西旅游充分发挥其拉动力和融合力,盘活了整个黄金周消费市场,成为陕西春节假日经济的主要引擎。一是旅游购物带动了当地综合收入大幅增加。今年春节,到乡村购年货成为时尚。袁家村“袁家村春节大集”综合收入达9600万元。石泉县熨斗古镇“第五届汉水庖汤会”、“坝坝宴”综合收入1500万元。商南县过风楼镇和清油河首届年货节,线上、线下销售总收入3700万元;二是旅游文化满足了游客过大年的精神需求。“中国民间社火之乡”——陇县社火表演吸引了6.7万游客。华清池景区推出的《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也好评如潮。法门寺景区春节期间推出了大型佛文化互动体验式演艺新品《法门往事》。洽川处女泉景区邀请多位明星举办了“洽川2017明星演唱会”,接待游客8万人次;三是旅游古村镇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我省的古镇古村被誉为“民间艺术瑰宝”,浓浓的年味让游客流连忘返。诸葛古镇“游诸葛古镇品蜀汉年味”活动吸引了18.7万游客。漫川关古镇“打渔鼓、扭秧歌、品美食”过大年活动吸引了10.2万游客。青木川古镇接待游客5.2万,神木高家堡古镇接待游客8.9万;四是旅游扶贫提升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获得感。我省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示范村。佳县赤牛坬村原汁原味的过大年活动吸引了8万游客。绥德郭家沟村接待游客6.1万,延川梁家河村接待游客3.1万,商洛美丽乡村“八朵金花”接待游客29.4万。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旅游管理体制顺畅、发展更有活力
全域旅游作为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式,呈现出市县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方面,综合监管加快突破,为旅游市场保驾护航。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春节期间,临潼区50人的旅游警察中队全天候执勤在景区第一线,努力打造与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旅游环境。韩城市巡回法庭,宜川县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岚皋县旅游警察大队,礼泉县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黄陵县公安局旅游管理大队等值守在重点旅游景区和游客聚集区,第一时间解决游客纠纷,新型旅游综合监管体制已经成为春节旅游的“亮丽风景”。另一方面,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为旅游转型做出示范。春节期间,韩城市以“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为主打,各大景区民俗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年味十足,吸引154.4万游客到韩城赏美景、过大年。蓝田县举办“诗意慢城2017蓝田迎春灯会点亮仪式暨全域旅游开幕礼”,春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43万人次。礼泉县接待162.5万游客,黄陵县共接待游客51.2万人次,大荔县接待游客76.2万人次,柞水县接待游客37.7万人次,三原县接待游客40.9万人次,山阳县接待游客38.1万人次,石泉县接待游客28.4万人次,宜川县接待游客19.8万人次。
温泉滑雪倍受青睐,赏花采摘产品丰富、淡季更有选择
自从国家提出了让3亿中国人上冰雪的目标后,温泉滑雪作为健康运动类旅游体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传统的冷资源变成热产品。一是温泉康疗广受欢迎。我省60多家不同风格、不同体验的温泉景区充分满足了春节假期各类游客的消费需求,让来陕游客和广大群众真切感受了一把“陕西温度”。春节期间,蓝田汤峪温泉接待游客52.5万,华山御温泉接待游客1.2万;二是滑雪运动蓬勃发展。春节期间,很多游客走进雪场,体验冰雪魅力。铜川市照金滑雪场和玉华宫滑雪场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0.76万。蓝田竹林畔滑雪场接待游客3.7万,柞水九天山滑雪场接待游客2.78万;三是赏雪赏花迎接春天。丁酉鸡年的第一场雪将陕南三市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安康瀛湖接待游客3.49万人次,商洛塔云山接待游客2.9万人次。沣东农博园花艺展,宝鸡千湖湿地梅花展,杨凌创新园,千玉庄园草莓、红龙果采摘等活动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环境市场两手齐抓,旅游公共服务优化、游客更加满意
为使广大游客在陕西行得舒心、玩得欢心、吃得开心、购得顺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一是专题研究、专题部署。春节前夕,副省长魏增军带领省旅游局、省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乐华欢乐世界、茯茶镇调研检查,对旅游安全、市场整治和旅游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旅游局按照副省长魏增军的指示,节前下发通知,对春节假期旅游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二是强化安全,整治市场。省旅游局节前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开展了市场集中整治和安全大检查。节日期间,杨忠武局长到临潼区华清池、法门寺和蓝田白鹿原影视城检查指导假日旅游工作;三是美化环境,提升服务。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的“烟头不落地、古城更美丽”、“厕所革命所长制”和“大力提升旅游环境”三记重拳,拳拳击中西安旅游的要害环节,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全面提升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四是部门协同,做好保障。陕西省文明办发出了关于文明过大年的倡议,积极营造文明旅游的氛围。省气象局连续发布春节气象预报,做好气象信息服务。西安铁路局累计增开列车254列,运送旅客16.6万人次。
春节期间,陕西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平稳。安斌马秀红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