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邀媒体进网格 39万余名网格员“形象”亮相
![]() |
成都网格员宣传海报 |
人民网成都12月20日电 (王波)20日上午,成都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邀请众多媒体参与“媒体进网格”大型宣传活动,并正式发布“我们是成都网格员,我们就在你身边”的网格员形象海报和短视频宣传片。
据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以来,成都市在开展“做党员先锋·建平安成都”系列宣传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了网格员“双百佳”评选活动,10月,在“双百佳”基础上,开展了“明星网格”评选活动。目前,“十大明星网格”和“十大明星网格员”都已评选出炉。在评选基础上举办这次大型宣传活动,邀请众多媒体走进网格,通过实地采访报道,广泛宣传网格化服务管理,让网格员形象深入人心,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多网融合、多方联动、多元共治”新格局。
据了解,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和重要抓手,在成都具有突出位置。作为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网格化管理在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精细化等方面有突出优势,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成都高度重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将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推动。2014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以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的意见》,对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平台。2016年7月,为规范和加强网格员队伍、“红袖套”群防队伍建设,制定了《成都市网格员队伍管理办法(试行)》和《成都市“红袖套”群防队伍管理办法(试行)》。几年来,成都全面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科学设置网格,加强网格团队建设,健全服务管理机制体制,建设跨部门、跨层级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不足问题,成都市坚持“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理念,探索建立三级网格员协同工作机制,组建起39万人的网格员队伍,将一级网格员向多级拓展,真正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
建立三级网格员协同机制
在实践中,三级网格员协同机制的主要做法:一是实名管理。坚持实名登记,准确掌握网格员核心信息,并录入“大联动?微治理”平台;坚持实名部署,全面动态录入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防控要素,以事件为中心分配网格员沉入网格;坚持实时联动,网格员配备手持终端、安装APP,与大联动中心实时联结,实现一盘棋统筹、扁平化指挥。二是分级响应。克服警力有限困难、发挥民力无穷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网格员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响应使用。三级网格员中:一级网格员是专职力量,坚持“一人多用、一专多能”,配齐“七件套”;二级网格员为院落门卫、楼栋长、商场保安、环卫工等,平时在岗履职,寓防控于日常工作中。三级网格员为综治巡逻员、城管队员、基干民兵等,应急状态启用、配合专业力量实行联勤联防联控。三是购买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举报奖励等方式,对网格员发现的涉稳线索、安全隐患、民生诉求等信息,实行“大事大奖、中事中奖、小事都奖”,切实推动“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真正筑牢“人民防线”、打好“人民战争”。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对成都该项经验做法作了重点介绍。
成都市委政法委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应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技术,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率先探索建立“大联动、微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多网合一、多方联动、多元共治”格局,全面破解城市治安防控难题。
创新“大联动、微治理”体系
“大联动、微治理”创新体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创新工作体制。推行“大部门制”改革,在成华区整合原区应急办、区综治工作中心、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成立正局级“区服务治理大联动中心”,构建以事件发现、处理为主要职能,集“治安防控、公共服务、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治理平台。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创新“上、下”推送方式,将一般信息、重大事项分类推送到县和乡镇、村;创新“警、民”推送方式,大联动中心和公安指挥中心“双中心”建立事件推送专用通道,实现警务与非警务事件相互推送、有效分流、及时处理;创新“诉、调”推送方式,将一般性、行政类、有诉讼需求的矛盾纠纷分类推送网格、村、镇、部门调解,民事诉讼案件数有效降低。
三是开发应用“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搭建起政府、群众、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类主体间高效互动的便捷渠道,实现了基础数据“一本账”、热线电话“一号呼”、公共服务“一网办”。
四是夯实基层基础。线下以三级网格员为核心、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和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成都版“朝阳群众”“西城大妈”。
“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年内全面建成,实现违法犯罪案件、社区矛盾纠纷、越级上访、信访积案、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满意度大幅上升。这项工作经验在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被作为先进典型重点推介。
按照“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要求,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突出重点、不留死角”的网格化管控体系。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申报和群防群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不断充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基础信息,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实战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大量居民诉求在基层得到解决,大批治安隐患得到及时化解,协助破获了大批案件。
目前,成都全市共有网格13431个,三级网格员39万余名。网格员依靠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矛盾、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处理民生服务、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各类事项350余万件。仅11月办结事件309597起,其中,解决民生事项14万余件,参与治安防控633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500余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