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教育家柳斌:核心素养更为核心的是品德教育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柳斌核心教育家 2016-11-11 13:26:51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八一学校慰问师生时,曾经郑重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现在大家正在讨论核心素养问题。其实,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中国网讯(记者 王晓霞)11月6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柳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为核心的是品德素养。

 

 
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教育部总督学 柳斌

以下是发言实录:

这次论坛以“核心素养”为主题,很好,很及时,意义重要而深远。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八一学校慰问师生时,曾经郑重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现在大家正在讨论核心素养问题。其实,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在素质教育实践发展过程当中新产生出来的,有新意,有活力。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有不少人做了论述。当然还是需要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

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习得过程

什么叫素养?“素”字上面是生,下面是丝的一半,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绸,意思就是:“本色的生帛”,隐身意义是指“本来的”,“原有的”。如:素性,素颜,素材,素常,很有名的著作是《素问》。什么叫素养呢?素养,素养是人在实践当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稳定的品质跟天生的接近。所以叫做素养。它应该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品质,或者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能力,包括行为能力。

素养是哪里来的?素养不同于“秉性”,“秉性”一般是指天性、天赋一类的特质。“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但其稳定性已接近天性的品质。

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习得”过程。习得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完成的。基础教育是各方面素养最好的最重要的养成阶段。抓住这个素养养成的黄金时段,切合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素养是反复实践形成的

我国两千年前的《汉书·贾谊传》就有了“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古训。指出了各种良好习惯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儿童少年阶段抓起。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讲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优秀是一种习惯。是的,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坏习惯毁灭人的一生,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

素养是反复实践、反复训练形成的。习近平主席要求要做学生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里,沉淀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都是核心素养,都需要一个扎扎实实的养成过程。

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就得有能力、有本领、有智慧、有道德,这些都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如何获得这些先天不具有,又必须有的东西呢?古往今来,总结出的经验以经典的方式概括出了五个大字:学而时习之。这五个大字就记录在对后人尊称为“半部论语走天下”的先圣孔子和他的弟子论道的《论语》里面,而且是《论语》开篇的第一章第一句。

创新就在学而时习的过程之中

我们天天在讲“学习”,人人在说学习。现代社会里“学习”这个高频词就源于“论语”。可是我们对“学习”这两个字究竟理解多少呢?我觉得理解,但并不深刻。学而时习,是针对学而不习、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否定,是对持之以恒、熟读精思、温故知新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倡导。“学而时习”是真智慧,是大道理,要好好体会

其中“学习”两个字不就指出了长期坚持,反复训练,是“学”的核心要义,是掌握能力,掌握本领、修养品德的必要过程吗!人们常常赞赏德国的哲学家狄慈根“重复是成功之母”的名句,却不知道狄慈根是在十八世纪才发现这个道理的。而孔子早在距今两前千多年前就认证了这个道理。孔子还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明确地指出了故与新的关系。指出了对已有知识的复习是获取新知识的必要途径。这里的“温故”不正是指对已有知识的反复温习揣摩、习练吗?

 

能力和素养都需要积累,没有“积累”也就无法“习得”,而反复温习、训练是积累的必要手段,这不是提倡读死书,因为创新就在“学而时习”的过程之中。品德养成,习惯养成更是如此。

核心素养更为核心的是品德素养

我想强调的是,要重视品德素养。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正在许多国家展开,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状况。这三个他们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比较评价,主要是这三个方面思维的一些质量。这三个方面的素养都很重要。这里我想着重强调:更为核心的品德素养。

 

现在有些人,可能不缺才,不缺本领,但是缺德。大汉奸汪精卫就是例证,人就其本身而言,是与他人共生共存的,非关系性的存在的人,在世界上找不到,也不会有。而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成的,人类自己制定规范,并受制于这些规范,而且对违反规定者予以制约。所以,人是因为拥有了道德行为规范,才从动物群里走出来了!

道德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道德教育从其本质来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是难以融入社会,难以为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目前就我国来讲,社会道德滑坡,其严重性不亚于外敌入侵,大军压境!“有德为荣”的气候迫切需要营造,守德风尚迫切需要引导,重建社会道德大环境的任务迫在眉睫!在转型社会转型期更是如此。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非中国化”

爱国品德素养又是道德素养的核心,应当首先予以重视。必须明确,我国的绝大多数人是爱国的,但也不要讳言有些人崇洋媚外,缺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不热爱祖国,不热爱人民,甚至做出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的事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理论界有人主张把“教育国际化”(超国家化、非中国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强调培养所谓的超国家的国际人才,培养世界公民。这股思潮的影响不可小视。

前不久,有一次在“模联”活动的大会上,多位名校校长竟然把培养“世界公民”视为比培养“中国公民”更光荣的任务,加以鼓吹。这些同志忘记了,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时代。忘记了“公民”是一个国籍身份的法律概念,甚至忘记了美国三任总统,尼克松、克林顿、布什在访问中国的时候都宣称他们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而来的。

这些同志置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带来的殖民化倾向而不顾,这种思潮对国家地理疆界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侵蚀于不顾,这种思潮对消解公民对国籍身份认同的负面影响于不顾,这种思潮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于不顾,我认为,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

如果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西方化了,教育“国际化”、“非中国化”了,我们培养的人都成了“世界公民”而非“中国公民”,那么不要多少年,中国就要自毁长城自动消亡了!美国和日本之流还用得着费劲心机构筑反华包围圈吗?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看得见的危险!

所以当年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指出:中国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体魄健全的中国公民!只有全体教育者都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

爱国品德爱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家乡和社会。所以爱国品德爱国情怀培养的路径是: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人,爱学校,爱师友,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爱同胞,爱大自然。这种情感的源头是爱父母,爱家人,爱家庭。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根基。父母爱,师友情是奠定爱国主义情感初始价值观的根基。

总之,素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是学而得之,习而得之,学而时习而得之,是教而有之,化而有之,因教化熏陶而有之。关注学生的品德素养、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素养的国家公民,那才是我们基础教育肩负的圆梦中华的历史使命!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