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2016亚洲教育论坛年会:教育与科技 如何一拍即合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亚洲年会科技 2016-11-09 13:22:08
《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参会嘉宾就如何将科技创新和教育相融合展开交流。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当教育遇见科技,两者将碰撞出怎样

《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参会嘉宾就如何将科技创新和教育相融合展开交流。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当教育遇见科技,两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11月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2016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为推进科技与教育互联互通出谋划策。

用科技促进教育

通过收集、分析数据,让学生改善学习过程

科技已经逐步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梁励说。

如何面对科技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与挑战,英国创新专家、管理思想家查尔斯·里德比特有着自己的观点,“创新带来的挑战就是如何能够打破常规,因为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够解决问题。”他口中所说的“打破常规”,是指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用与众不同的思维去思考,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去破题。

查尔斯·里德比特说,教育领域则可以采用融入科技手段的远程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在美国,很多孩子会采用远程教育,从而选择更便宜、更适合自己的学习。”

《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则给出了运用大数据促进教育创新的建议。他说,以往,因为没有很好地收集、分析数据,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改善学习过程,“如果运用了大数据,就可以了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以教育推动创新

让年轻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的作用举足轻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要让年轻人具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引导国家的发展。”巴基斯坦前科技部部长斯瓦蒂表示。

如何培养年轻人科技创新能力?“我们认为科技创新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这需要学校和科技社团的配合,将科技创新与传统教育进行融合。”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建议,成熟的科技创新意识还需要完善的硬件配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校舍建设对优化教学、科研、素质至关重要。

梁励介绍,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课程是核心,澳门2014年就把科技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尤其在高中教育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依靠创新,高等教育就承担着科技创新的责任,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强调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建议,高校要更积极主动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条件的高校要比行业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到孵化,到产品化、产业化,甚至形成产业链,都要跟行业企业来寻求合作的切入点。希望高校能深度融合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链环当中。”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