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音乐App能让你为之消费
在这场山雨欲来、方兴未艾的消费革命里,各大在线音乐平台将如何各领风骚?到底什么样的内容能吸引人?
“大而全”的QQ音乐
首先要有“数量”和“品牌”优势。这方面,QQ音乐颇有领军气势,其歌曲版权数量、用户使用黏性、品牌影响力度都非其他在线音乐平台能企及,从消费者到发片艺人,即使不将其作为首选,也是必选之一。
从2014年12月独家发行周杰伦数字音乐专辑《哎呦,不错哦》开始,数字专辑就成为QQ音乐的重点产品。此后,鹿晗、周笔畅、张杰、李宇春、窦靖童、周杰伦、苏打绿、林俊杰,BIGBANG、Adele、Rihanna、Taylor Swift、Ariana Grande等一系列内地、港台、韩国、欧美当红艺人的数字唱片都由QQ音乐发行。
其中,鹿晗、李宇春专辑短时间内突破数百万的销量给行业打了一剂强心剂。可以说,数字唱片在华语音乐行业得以迅速发展,QQ音乐功不可没。
坐拥资源优势之外,QQ音乐在用户体验上的进步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几年在主打粉丝经济的基础上,QQ音乐细节提高神速,优势不断强化,不仅建立了相对全面的曲库,在“玩法”上更是不断升级换代。
如在数字唱片的售卖上,根据不同艺人的用户特性,提供铭牌、写真、门票、互动等各种不同形式增值手段,让粉丝和听众各得其乐;打开QQ音乐播放器,可购买数字唱片,也可在听歌的时候,如直播般给歌手赠送虚拟礼物,但绝不强买强卖。
对互联网时代音乐盈利模式不断进行有效探索的QQ音乐,看起来似乎把目前能赚钱的方式都想到了。
“小而美”的网易云音乐
相较于“大而全”的QQ音乐,“小而美”是其他一些音乐平台的撒手锏,这方面的翘楚当属网易云音乐。
犹记得2013年笔者在网易音乐编辑的要求下安装这款播放器时,只觉得是盛情难却——当时可供选择的播放器已经太多,起步晚的云音乐看起来着实不讨好。
不料,到了2016年7月,用户量突破2亿的云音乐俨然取代虾米、豆瓣等曾经的文青品牌。
云音乐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隐含其中的三大拳头功能布局已越发清晰——最具人气的“评论”是标杆,汇聚专业乐评人、重度音乐用户、草根群众的多元化群体,时刻发布或专业或随性的文字,形成巨大社交空间;而“电台”和“歌单”,同样以精品化路线,在并不独特的产品形式上,形成独特的用户体验,从而留住大量有效用户。
何谓有效?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音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网易云音乐的数字专辑市场份额仅排在QQ音乐之后,名列第二。虽然相对比例相差悬殊,但以绝对份额而言已是不小胜利。
再举一个例子——独立音乐人陈粒的数字单曲《爱若》,以1元每张的价格在网易云音乐独家首发,首次试水便创下了月销10万张的独立音乐人数字专辑销量纪录,这说明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不一定最多,愿意花钱消费的却不少。
这就是用户埋单意愿的直接体现,也是各大音乐平台“个性化”带来的产品差异:如今的网易云音乐在小众、文艺VS大众、流行之间,找到了越来越有辨识度的生存发展模式,证明相对“少而精”的优质有效资源往往能带来最广泛效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