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乡愁:关中农村新“涝池”亮相农高会
展台上,关中传统的房屋、碧绿的农田,涝池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美丽乡村的一隅。挤在记者旁边来自岐山的张立科看到涝池笑了起来。“我小时候就是在涝池边玩大的。我爸在涝池里喂牛,我妈在涝池里洗衣服。涝池有什么稀奇,还上农高会?”
讲解员刘伟娟听到后,耐心地解释:“你看,新涝池和旧涝池大不相同。这里有进水口、这里还有出水口,那里还有个阀门,增加了补水、排水、雨污分流净化等功能。新涝池有三个水源:降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水系连通的外调水。它不再是记忆中的涝池,有防洪排涝、人文景观、蓄水灌溉、水系连通、生态湿地等新作用。”
别小看涝池,它是关中水系的“细胞”和“毛细血管”,是我省推行的柔性治水、水系连通的有效载体。今年起全省计划投资22亿元,修复整治涝池9070座,目前已修复涝池500座。农高会展台模型,让人更直观地看到涝池的生态景观功能,在绿树红花碧水的映托下,俨然一幅新农村的和谐画卷。
据悉,本届农高会水利新技术展共有15个展位,200平方米,分规划、三联、产业及新技术四个区,涉及8个重点领域、3项重大工程、8项新技术。在设计上以水的流动轨迹为造型主线,前门厅是开放式的水坝造型,两侧坝面和整个坝顶采用灯条营造出动态水流的效果,寓意连通的水系滋润三秦大地,整个展厅仿佛是被多条河流萦绕的一泓碧水,体现首善在水、水利陕西。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