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媒体人替父老卖苹果 身体力行打造关中名片
网络上知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叫“关中小杨”,为缓解家乡关中的苹果滞销问题,开创个人公众号“情系关中情”。而生活中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本职其实是媒体人,专长于公安新闻。
他叫杨小刚(下称小杨),82年生,是典型的80后,进入媒体行业已有12年之久,他又是地地道道从关中黄土地里爬出来的后生晚辈。到如今,他一边运营自己的两个公众号,一边奔走于关中农村与西安之间,为老家的苹果大声叫卖。
小杨讲,自己大学毕业走上媒体岗位,就没再关注过家里苹果的产量及售价,“就这样没心没肺地对家乡的苹果视而不见。”直到去年12月23日,一大早,母亲告诉小杨,能否利用新兴的售卖平台——互联网,将家中的苹果卖掉,毕竟家乡的苹果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滞销,毕竟母亲如今虽然和小杨生活在都市,但心里牵挂的,依然是自己的庄稼地。
小杨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正是基于母亲的一句话,他开始踏上卖苹果的路。小杨称,儿时也曾跟着母亲提着担笼在西安城到处叫卖苹果,如今再回首,再帮老娘卖苹果,自己身上浓郁的乡愁复苏了。
从帮老娘卖苹果,再到后来帮助家乡父老叫卖,小杨开设了“情系关中情”公众号,历时10个多月,用自己的镜头和笔头,叙写了关中农村的风土人情、风景如画、以及关中父老一年劳作的种种画面。
今年8月份,小杨找朋友设计了一款包装苹果的纸箱子,也叫“情系关中情”,箱子上面印着关中四季的画面,以及公众号及个人的二维码。“我希望通过这个纸箱子,将关中苹果行销全国任何地方,让所有人关注‘情系关中情’,通过公众号关注关中、关注关中风土人情、关注关中果农的种种不已、关注关中苹果。”小杨说。
最近这几天,小杨根据西安市场的需求量,回到村子,不管谁家有符合要求的苹果,他都收下来,包装好,再运送到西安。而小杨收取苹果的价格,往往比村子里客商给出的价格高出一部分。今年自中秋节前夕至今,小杨已经替老百姓消掉6吨苹果了。
记者发现,小杨在村子里很受村民欢迎。他和任何人走在一起,都有共同话题,而其中最大的话题,就是苹果、以及对于滞销苹果出路的思考。“可能是关中人身上自带的质朴,也可能是心念所系,我就喜欢用沾满泥巴的双脚,行走乡里,为看着我长大的父老,解决些燃眉之急。”小杨说。而今,小杨一边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身体力行为关中苹果代言,“通过本职工作,让我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通过卖苹果,我赚取部分差价,也算做微薄得养家糊口之资。”小杨坦诚地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