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考试如"买菜"?健身教练行业乱象起底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售课几成教练主业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健身行业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持证才能上岗,因此,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人通过短期培训之后,能够卖得出课就可以上岗。健身行业门槛过低,给了很多非专业人士进入的机会。
健美专业学生吴磊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我们在健身房训练的时候,经常看到很多不专业的教练员指导会员一些错误的动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肌肉损伤。所谓的教练根本没有学过系统的课程,甚至有一些健身房为了吸引会员买课,会把教练简历中的资质贴在墙上,各式各样的证书都有,其实都是虚构的”。
“事实上,很多健身房都缺专业教练员。我今年带的健美专项毕业生有48人,选择在健身房工作的只有4个,但是今年跟我要人的健身房却非常多。现在健身房主要看销售业绩,不是说你技术好拿的工资就比较高,说到底,就是看怎么替健身房赚钱,这也导致了有些比较专业的健身教练不愿意选择这行。”鲍克说,在健身房,卖课程成了教练的主业,只要课卖得多,能帮健身房赚钱,其他的都不重要。原来,每个健身房都有一个巡场教练,会通过无偿给所有会员进行动作指导来吸引客户买他的私教课。现在,教练都不愿意做巡场而是更多地去卖私教课,给会员指导越来越少,除非你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请私教。所以说,现在很多健身房教练都是朝钱看。
何晶也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在锻炼时看到健身房的教练在接受培训,“我仔细一听,根本不是培训专业知识,而是教他们怎么卖私教课”。
鲍克还提到,目前,国内对教练员资质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估机制,这也导致健身教练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提倡全民健身,健身市场也比较火爆,但从实际来看,每个会员都能真正受益的非常少,真正做到这些的健身房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鲍克说。
对于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鲍克认为,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健身市场基本是市场化发展。
教练资格标准待统一
培训机构需加强监管
2015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报告》称,在私教行业,入职1年至3年的“新人”中,52%的人有专业背景,其余的48%没有专业背景。
国家队健美教练、北京体育大学健身健美专业讲师郭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专业背景主要指的是与体育有关的背景,比如体育学院的学生、体育运动专业的学生,不一定是专门的健身专业。
除去专业背景,从不同渠道升格为教练的,手持的证书也各不相同。而目前,国家对健身教练资格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我觉得健身教练资格证很难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也很难做到有效监管。”鲍克说,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的健身教练等级考试还算比较正规。但是要想规范和有效监管,我个人认为首先需要健身房配合,即没有资格证不能上岗;其次,提高会员识别能力;最后,工商部门应该考核健身房有多少师资和能力,而不是有营业执照有场地就可以开健身房。
吴皎则认为,应该从源头即经营者入手。经营者必须先重视教练,要从各个方面去培养教练,而不是让教练做一个销售人员。现在很多教练到健身房后基本上都去卖课了;其次,对于教练,应该更多地看会员的评价或授课的表现,如果只是看卖了多少节课,教练本身的专业素养不会提高。另外,放开门槛没什么不好的,关键是进去之后怎么把这些教练培养出来,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郭勇认为,健身市场这些乱象是一种正常现象,所有行业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慢慢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不专业走向专业。
“我认为未来健身教练资格是多元化的,健身教练是一种技能,目前要强制去规范资格考试不太可能。而且,也不能说一些机构颁发的资格证就是不好的。我觉得健身教练这个职业的培训比以前已经好太多了,以后培训机构肯定会越来越多,最后谁能留下来是靠市场来决定。”郭勇说。(见习记者 帅标 记者 廉颖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