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弥补农村教育短板
“在硬件逐步解决和基本解决以后,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问题。”刘利民说。他表示,乡村教师面临的是结构性缺员问题,在农村学校缺少音、体、美、外语、计算机这类教师。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未来将定向培养像全科医生一样的“一专多能”教师,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
为了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乡村教师评定职称也制定了相对倾斜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魏卓说:“一是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二是城镇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三是对乡村教师任教三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四是出现岗位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鼓励教师向基层一线流动。”
刘利民表示,针对乡村教师这支队伍缺少年轻教师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启动的“国培计划”已培训农村教师600多万人。同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吸收近60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这些青年教师到了农村以后热爱本职工作,在三年期满后选择留在当地的比例约为87%。记者 施雨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