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苗族,大家首先都会想到贵州。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陕西的镇巴县也有一个苗族聚居区,它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北的苗乡”的青水镇。6月30日,记者来到青水镇苗民新村朱家岭村,在感受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同时,领略了“苗民之乡”镇巴的独特风情。
快报网讯(记者 钟发东):说起苗族,大家首先都会想到贵州。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陕西的镇巴县也有一个苗族聚居区,它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北的苗乡”的青水镇。6月30日,记者来到青水镇苗民新村朱家岭村,在感受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同时,领略了“苗民之乡”镇巴的独特风情。
当天上午,原本炎热的镇巴下起了小雨,天气顿时变得凉爽了起来。从镇巴县城驱车前往青水镇,一路上因为修路而有些颠簸难行。但雨雾缥缈中,青山如黛,风光无限。早早地,青水的苗族同胞就守候在了村口,并首先以美酒热情相待。天虽然下着雨,但丝毫都没有影响苗乡人民与大家的互动。男女老少的苗民在广场跳起了竹竿舞,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笑迎远方来客。
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了解,五年来,镇巴青水镇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苗汉幸福广场、苗族风情迎门和风雨廊桥,以及加固河堤、修建蓄水池,并对37户213人苗族群众房屋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以打造成富有苗寨风情的建筑集群。随着苗族特色民居的建设,苗族雷家寨仿古廊桥、上山步道及塔河遗址修复稳步实施,苗乡人家、苗寨小吃等旅游配套设施陆续跟进完善,镇巴苗族风情和生态休闲观光的特色旅游产业在青水苗乡已渐成气候。
在美酒和竹竿舞中,感受了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后,记者与陕西新媒体达人一行游览了“夫妻树”、感恩塔景区和雷家寨。青水镇共有179户苗民。而颇为巧合的是,当天在游览“夫妻树”景区时,突闻有烟花爆竹声响起。当地人兴奋地说:又有一位小苗民诞生了——这也是青水镇的第770位苗民。
“夫妻树”及感恩塔景区正在打造之中。相传清道光年间,青水突遇山洪暴发。巨浪涛涛中,村内有李姓夫妇二人,为保全村房屋田地及人畜安全,推垮其屋以疏通洪水,夫妻二人也于洪水中殒命。但后人对此义举未曾感恩,夫妇二人魂魄怨气幻化成蛇妖骚扰村民。经高人点醒,村民顿悟,立感恩塔铭记之。翌年,蛇妖遁形,自始该村风调雨顺,人畜安宁。该塔毁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现存塔基遗址。
被称为“夫妻树”的乃为巴山松,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该树树龄约450年,胸径1.3米,高36米。相传感恩塔始建第二年,李姓夫妇魂魄得安,幻化为夫妻连理树,此树日长丈余,两干合抱,树周时有灵蛇出没,颇为奇特。当地村民为之祭祀祈福,该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伫立塔河,守望黎民百姓,常佑风调雨顺。
与“夫妻树”景区相距不远,有一雷家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苗民从贵州遵义府躲避战乱,逃荒至青水境内。生活困顿、无处着落,为避匪患及野兽蛇虫祸害,以“雷”姓为首的5姓共计60余人择山洞而居,该地得名“雷家寨”。众人起居饮食、瞭望防御等皆安置于山壁上数个山洞内。新中国成立后,原洞居苗民全部迁出。至今洞内生活痕迹可见,瞭望台、寨门山墙保存完好,真实反映了苗民洞居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