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陕西澄城县尧头窑:让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澄城县尧头窑 2016-06-02 11:12:29
29日,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中国网讯 渭南市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地带,唐时为魏征封邑,这里有一处赫赫有名的历史遗址,那就是尧头窑遗址。尧头粗瓷是陕西
29日,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29日,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中国网讯 渭南市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地带,唐时为魏征封邑,这里有一处赫赫有名的历史遗址,那就是尧头窑遗址。尧头粗瓷是陕西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有着1300年的烧造历史,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地方。

如今,隐在民间的尧头陶瓷与名望显赫的古官窑景德镇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座孕育了民族烧造文明的陶瓷遗址在华夏大地遥遥相望,熠熠生辉。

5月29日,中国网记者在尧头窑非遗申报者,原澄城县文化馆馆长吴来宝的带领下探访了被第一批列入国家非遗、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

“中国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

据明朝的县志记载,澄城“瓷砂始于唐”。这也是有关尧头窑最早的文字记载。

29日,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天空一片湛蓝。在这个有着千年烧造历史的古镇上,生机盎然。

据吴来宝老先生介绍,尧头窑遗址东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沟边,总面积4平方公里,保存着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以来遗存的古遗址,遗存的古作坊40余座,古居民100余家,是我国唯一现存完整的陶瓷遗址生态园。

进入遗址保护区,映入眼帘的是众多遗存下来的百余家瓷窑。漫步其中,仿佛行走在历史的沧桑中,那错落有致的瓷窑在一片静谧中显得古朴而又别具魅力。景区作坊内,工匠们正在制作各式陶瓷器具,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陶瓷上配有各种花纹,精湛技艺让人折服。

据介绍,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项目总面积为220公顷,围绕尧头窑遗址建设,位于历史名镇尧头镇附近,是典型的山区山原地貌地带。古老的街道、废弃的居民住宅和满山的野生仙人掌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瓮窑区内的3000多个瓮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在落日的余晕中,耀眼夺目,景象极为壮观。

“这么大规模的窑址,堪称中国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面对尧头镇东西长约2200米、南北宽约1800米、占地约4平方公里的古窑址,全国民俗专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院教授靳之林曾说:“澄城尧头窑不仅是陶瓷记忆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禚振西曾概括:“我和澄城尧头窑工谈话,感觉和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他们人质朴,产品自然质朴。正因为有着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才最终凝结成了尧头陶瓷的精神所在!”

一段历史悠远的民族记忆

尧头窑的辉煌,至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据记载,清和民国时期,尧头镇的烧瓷业发展到兴盛阶段。长久以来,尧头窑不仅占据了渭北各县市场,而且远销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尧瓷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风情及浓郁的泥土气息,它造型浑朴大方、胎骨憨厚古拙、釉色纯亮缜密。器皿单纯稳重,古色古香,色调柔和雅润,纹饰布局疏简不拘,作为民用器皿,尧头窑曾融入一方人民的生活,储水储粮,盛菜盛饭,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旧有的生活用品逐渐被新材料新器皿所代替,尧头窑也慢慢隐去它昔日的光彩。传承记忆的民间艺人大多进入耄耋之年,有些已相继谢世。地理环境的恶化,利润空间的缩小,尧头窑再也不能吸引年轻一代子承父业,尧头窑的辉煌也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今,尧头陶瓷又有了一层艺术文化的光彩。尧瓷文化记载着华夏儿女的深厚历史和聪明才智,它不仅是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2006年6月,“澄城县尧头陶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地道的民窑技艺吸引了大批考古家、美术家、摄影家前来。在之前,尧头窑陶瓷虽继承了原始彩陶、汉魏陶塑、唐代三彩的艺术传承,却从未进入过中国陶瓷史。

特色旅游打造“中国慢游第一县”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澄城县按照“规划承载历史,设计连接地气,突出地域特色”的思路,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和规模,将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景点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了一批“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的特色生态景区。

在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禀赋,当地以尧头窑古村落遗址为依托,对部分窑址、作坊、民居及祠堂进行了保护维修,并投资7120万元,完成了管理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架设了跨度150米的全省最长的景观吊桥,铺设了两公里的步行景观慢道,漫步其中,可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渭南全市旅游建设大发展的氛围中,澄城县正全力打造“中国慢游第一县”,在旅游产业发展新形势、新理念的带动下,一个融合现代文化元素与古朴陶瓷文化的文化旅游园区宏图初显,在多方合力之下,让尧头窑这张文化名片叫的更响,让与民族风雨同舟的这把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游客接待中心。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游客接待中心。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一景。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一景。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一景。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一景。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一景。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一景。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位于渭南市澄城县境内历史遗址--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位于渭南市澄城县境内历史遗址--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尧头粗瓷是陕西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有着1300年的烧造历史。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尧头粗瓷是陕西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有着1300年的烧造历史。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之地。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之地。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烧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烧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民间粗瓷宝地—尧头窑遗址。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尧头窑非遗申报者,原澄城县文化馆馆长吴来宝。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尧头窑非遗申报者,原澄城县文化馆馆长吴来宝。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作坊内,正在制作各式陶瓷器具的工匠。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作坊内,正在制作各式陶瓷器具的工匠。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作坊内,正在制作各式陶瓷器具的工匠。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景区作坊内,正在制作各式陶瓷器具的工匠。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吴来宝在陈列馆。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吴来宝在陈列馆。中国网照片,陕西(澄城),2016年5月29日 李建斌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