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机票中间商生意减大半 代售点已成肉夹馍店
溯源
也曾辉煌过 送票员忙得和今天送快递的一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十年,机票代售业风光一时。市场人士介绍,以前卖纸质机票的时候,老百姓很难接触到民航信息,而民航业的改制分家又推动了市场发展。精明的商家发现了这门生意中间的利润——借助信息的不对称,赚到可观差价。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一方面是航空公司的门庭若市,代理、分销等中间商们拿着现金去“进票”;另一面则是有乘飞机需求的消费者,主动联系中间商订票。曾在高新一家营销推广公司当文秘的小张笑说,当时给老板订机票是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
“有资质的票代自己就能出票,然后派专人去给客户送票。”2006年,王奔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劳动南路一家机票代理公司跑业务。他说,公司经常会安排员工到附近的写字楼周围去发名片、做推广,逐渐积累了一些客户,“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隔一会就能接到一个电话,送票员忙的就和今天送快递的一样。”
陶建回忆,票代行业利润曾经达到6%左右,因此才催生了一大批二级甚至三级代理。比如:二级票代从一级代理转销,在6%的返佣比例下拿走4%,一级代理则扩大出票量,同时坐享每张票2%的佣金。
拐点从2010年后开始出现。伴随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和航空公司返佣政策的逐渐调整,越来越多的机票中间商感受到了生存压力。
原因
航企不断降佣“假票风波”成“最后稻草”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乘飞机出行越来越为普通消费者所青睐。记者了解到,2015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3000万人次,而在十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还只有925万人次。十年间坐飞机出行的人翻了数番,本应欣喜若狂的机票代售行业为什么却成了昨日黄花?
纸质机票电子化以后,互联网企业发现机票不仅能来钱还能引来流量。于是很多机票分销平台如雨后春笋上线,不少OTA(在线旅游网站)以及去哪儿网这样的搜索平台也借助机票生意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除了互联网冲击,航空公司不断压缩佣金返点让票代行业雪上加霜。2014年开始,国航、南航、海航、东航纷纷将销售代理费下调至2%甚至1%,去年南航更率先将国内机票代理费降为零,市场人士惊呼机票“零佣金时代”来了。
刘飞认为,目前这个行业的利润率已经从6%降到了约1%,而且很快就彻底没利润了。“小代理商更惨,以前每张票有3%左右的返佣,现在赶上旺季才有1%左右的返佣,加上店面和人员成本,简直是赔本买卖。”刘飞表示与他们合作的一批二级代理就此转行,“有家代理说现在改做旅行社代理了,至于代售机票?对方说还不如把钱存银行稳妥。”
而今年1月曝出的部分OTA平台“假机票”事件,进一步把本就风雨飘摇的票代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由于票代利润被削薄,小型中间商生存艰难,通过违规方式补贴收入的行为随之出现,比如:倒卖旅客里程积分,提高退改签费用,甚至通过医院证明来骗取航空公司退票费用……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和航空公司都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旅客投诉大量出现。
携程网华西区市场传播经理陆杨认为,此前的“假票”风波,加上分销政策的变革,这是压垮很多小型中间商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说,去年国资委“将直销比例提高至50%”以及今年2月民航局6号文中“机票代理销售方不得额外加价、捆绑销售等要求是给了航企们一把“尚方宝剑”。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正努力完成国资委指标,当大多数人习惯在网络上买机票的时候,航企们觉得“提直降代”、重整机票销售市场“山河”的机会来了。
前景
连OTA也面临调整 票代业已成强弩之末
根据民航局的6号文精神,国航等进一步要求订座、出票应由同一家代理人完成,这意味着未来代理人之间的分销链条也可能被斩断。市场人士指出,如果所有航空公司严格执行这一政策,非一级代理和互联网分销平台都将被挤出市场。
该市场人士直言,目前全国有资质的代理商上万家,但是到明年可能只会剩下几百家。也就是说,超过90%的代理面临退市风险。
陶建认为,对票代商来说,除了转行这条路,还应当考虑在服务内容上做出调整。“代理商可组合更为复杂的行程,为客户提供差旅、会旅等,以及涵盖多家航空公司的长航线环球旅行,但这就意味着更长时间的结算和更广泛的资源整合。”
除了线下票代,OTA的机票业务也面临调整。在几大航空公司暂停去哪儿网的代理授权后,这意味着航空公司希望把更多的票源留在自己的直销渠道上。
“相比直销渠道,目前OTA平台还是有一定优势。”陆杨表示,比如说去哪儿、携程都可以比价,退改签等后期服务相对便捷,所以还是会成为消费者购票的主流渠道,受到行业整体影响相对较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指出,除了大部分票代商被挤出市场,携程、去哪儿等OTA平台也将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比如酒店预订等等,注意力不再只集中在机票上。
探究
信息透明时代 死守成规的中介生意难存活
中介生意越来越难做,并不只局限于机票代理行业。记者发现,大到房屋、汽车交易,小到机票、火车票等票务代售,再到日常的买电、买天然气,不少线下门店在面临互联网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都感受到了瑟瑟寒意。有评论人士认为,其实不管是代卖火车票,还是机票分销,甚至房产中介,都是利用过去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来做生意,“现在时代不同了,任何信息都在网络面前变得透明,因此所有中介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西安邮电大学经管院院长张鸿认为,曾经靠“贩卖”信息为生的中介行业,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主动谋求转变。“首先是搭建平台,整合自己的用户,然后将二者关联起来。这三者缺一不可。”他举例说,比如建立一个高端酒店预订平台,你不仅要和酒店资源“熟”,还需要终端掌握能产生消费的用户群,然后才能谈把用户关联到平台的事。“相反的,中介生意如果仍然墨守成规、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就只能被淘汰。”他说。记者 李程 李王艳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