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寒暑假调整或下学年实施 延长寒假缩短暑假
【微信调查】
563人参与了新京报教育周刊微信公号“学习公社”的调查:
●超过6成的网友认为目前寒假太短
●寒暑假调整,37%的网友赞成,43%的反对
●若延长寒假,31%的网友担心“课程安排会更紧张”、36%担心“孩子能参加的活动少”
●43%的网友认为延长寒假对孩子的保护作用有限,29%认为保护作用很大
●在调整时长方面,30%的网友选择10天,选择5天和5-10天的各占27%,15%选择大于10天
【网络调查】
3175人参与了新京报联合新浪教育进行的网络调查:
●近6成网友认为北京中小学的寒假太短
●寒暑假调整,45.8%的网友赞成,39.9%反对
●若延长寒假,25.9%的担心“孩子托管成问题”,22.3%的担心“课程安排会更紧张”
●38.5%的网友认为延长寒假对孩子的保护作用很大,29%的认为作用有限
●在调整时长方面,30.8%的网友选择大于10天,27.6%认为5天合适,26.5%选择10天,15%的选择5-10天
(调查数据截止到2016年1月29日14时)
建议
暑假提前开学、寒假延长开学
林乐光 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
如果缩短暑假时长,从学校角度讲,建议放假时间不变,把9月1日开学时间相应提前。7月中旬是北京最热的时候,如果在那个时段延长上课时间,学生会感觉很累。而8月底天气已经开始变凉快。对于寒假,希望延长开学时间。因为学生、家长都认为过完十五才是真正过完年,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寒假对春节的容纳能力太差
李子明 《寒暑假的变迁》作者
排除空气污染的影响,寒假时间的确定,主要是教育部门斟酌如何将春节纳入寒假的“学问”。一般而言,教育部门会尽量想方设法尊重传统习俗,尽可能将正月十五纳入寒假范围内。我认为,寒假放假如此“艰难”的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时间过短,对春节的容纳能力太差。当初在研究了寒暑假演变之后,我就提出了“延长寒假,缩短暑假”的建议,我认为寒假至少应延长10天。
■ 链接
寒暑假历史由来
中国的寒暑假是伴随着晚清学制改革一起出现的,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最早对寒暑假进行明文规定的是1901年袁世凯组织制定的《山东大学堂章程》,当时规定:“每年春季,以正月二十前后开学,小暑节放学,给暑假;休息至立秋后六日开学,十二月十五以前放学,给年假。”这种学期和放假制度被此后清政府各类学堂章程袭用。
晚清的暑假以小暑和立秋为时间节点,寒假(年假)则保留了中国传统过年封印的习惯。每年小暑都在公历7月7日左右,立秋在8月7日附近。然而,寒假的起始时间却是以阴历为标准,围绕过年来放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民国政府《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期规程》。对于各类的学校学期与寒暑假制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至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约定俗成的放假制度。(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王佳琳)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