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科技创新VS学业投入时间精力少:热爱就不愁难化解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科技创新学业精力 2016-01-04 09:59:59
“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小小发明家,更要把他们培养成生活的观察家”,“所谓的创新绝不仅仅是瞬间的灵感爆发,它还要一次又一次地优化”,我觉得科创就像女友,学习就像老妈,我喜欢女朋友,但又不能得罪老妈,处理他们的关系就像处理婆媳关系”
□“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小小发明家,更要把他们培养成生活的观察家”

□“所谓的创新绝不仅仅是瞬间的灵感爆发,它还要一次又一次地优化”

□“我觉得科创就像女友,学习就像老妈,我喜欢女朋友,但又不能得罪老妈,处理他们的关系就像处理婆媳关系”

“给人类生活带来改变的就是创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研一学生尼尧擎说。

这个年轻人和他的同伴,刚刚在2015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获得了大学创意组冠军。

这些年来,从官方到民间,从科技教育界到企业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而尼尧擎参加的2015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就是一项旨在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等单位承办、三星电子支持的这一赛事吸引了近3万名高中生、大学生参加。

在这项赛事中,中国青年报记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一些获奖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观察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的特点,去了解他们的创新素养是怎么获得的,聆听这些年轻人的创新观。

创新的火花源自改变生活的愿望

尼尧擎团队在大赛上夺冠的作品是一辆轮椅。

它看起来只是一辆普通的轮椅,但只要你戴上与其配套的帽子,它便能读取你的脑电波、心率等信息,并将其同步到云端;哪怕你已离开轮椅,但只要在1米范围内,轮椅都会自动跟随;如果不小心出现危险,它还会在自动报警的同时将你的情况同步通知给家人。使用者和家人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端的微信公号、App或电脑访问官网多种方式查询相关信息。

这辆让很多人“脑洞大开”的智慧轮椅之所以能在尼尧擎的大脑中冒出来,“是因为自己家里的老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行动不如以前自由,而身边也有朋友的家人不幸患上了脑栓塞,患上这种病的病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身体不受控制,但是大脑还很清晰。”尼尧擎说。于是,他脑子里就蹦出了能不能利用脑电波来控制轮椅的想法:“只要大脑一想就可以启动轮椅、头部稍微转一转就可以转变轮椅行驶的方向。”

就在尼尧擎开始勾画这把“智慧轮椅”的雏形时,他的同学马忠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边的一种现象。“那段时间社会上正在进行‘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讨论,类似的事件发生了很多起,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就会想,如果有这样一辆轮椅,老人摔倒了会第一时间通知家人,很多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马忠超说。

几个小伙伴一拍即合,团队便成立了。

“生活是孩子们一切创意的源泉”,另一支参赛团队——上海市曹杨中学的指导老师任佳嘉说。

曹杨中学团队的设计针对的是地铁的屏蔽门:当屏蔽门打开时,就会有一个翻板随之翻下,这样屏蔽门与站台之间的缝隙就不见了,屏蔽门关闭时翻板再度翻起。简便、实用。

任佳嘉介绍,学生们的创作灵感源于去南京的一次素质拓展活动“生存训练”。孩子们乘地铁时发现,地铁列车与站台的缝隙特别宽,“有的地方甚至比小孩子的腿还宽。”任佳嘉说,大家回到学校后就展开了调研,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上海16条地铁线,百余个地铁站。他们发现地铁列车与站台间隙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宽的间隙达15.5cm,窄的也有9cm。“宽的是能‘吃’掉小孩子的腿,窄的也能‘吃’掉乘客的钥匙手机、女性的高跟鞋跟儿。”

于是,一个能“改变生活”的创新作品就诞生了。作为一名“劳动技术课”的老师,任佳嘉说自己带不出高精尖的课题,只能带着学生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

其实,“改变生活”正是人类一切创新创造最初的原动力。

让学生拥有创新素养,其实“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小小发明家,更要把他们培养成生活的观察家”,任佳嘉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