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芭格美科研创新:生物酶洗消产品将解决生活清洗污染问题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生物酶科研问题 2015-12-21 12:24:06
12月7日下午18时,北京市雾霾再起,挂起了红色空气污染预警信号。在环境污染因素诱导下,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走高态势。从第六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获悉,过去30年内,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2月7日下午18时,北京市雾霾再起,挂起了红色空气污染预警信号。在环境污染因素诱导下,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走高态势。从第六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获悉,过去30年内,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近10年来,研究的重心开始逐步转向了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清洗活动来清除室内的细菌、污物,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环境的目的,而清洗过程中所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以及因此所导致的健康问题,恰恰是由清洗产品所引起的。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推荐称:清洗时应该选择环境友好的清洁产品。环境友好型产品是指相比较能够达到相同目的的两种产品,其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较小的或是能够减少影响的产品,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废物及有害成分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清洗产品?

根据相关专家学者提出的清洗产品选购原则,环境友好型清洗产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包括但不局限于):

1、 来自可更新来源的产品,也就是可再生的绿色资源。例如生物酶、玉米淀粉或椰子油清洗剂和溶剂。

2、 PH值适中的产品。PH值太高(碱性)或过低(酸性)的产品相比那些PH中性的产品,会对人体及环境构成不利影响。

3、 选择不含已知的或可疑致癌物的产品。

4、 避免如铅、钙和锌,这些可导致严重健康问题并对环境构成潜在负面影响的重金属元素。对家庭主妇来说,转变成非金属替代物的另一个优点是不含金属聚合物的剥脱溶液趋向于适中的PH并且对健康所构成的危险程度极小。

5、 选择含有最少量由于安全考虑所需添加芳香和染料的产品。芳香化合物和染料所能起到的清洗作用很小,它们只是通过产生颜色和气味来帮助使用者辨别不同的产品并以此降低无意中误用产品导致的风险。而且,一些芳香剂还可引起使用者产生过敏反应。

6、 其组成成分经实验证明属于容易生物降解的产品。即产品容易被环境所吸收,有许多清洗产品需要经过稀释或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生物降解。

环境友好型清洗产品有哪些?

市面上大部分的清洗产品都是化学清洗剂,它们大多是石油化工原料的副产品,一般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甲醛等有害成分。化学清洗剂的化学成分残留对人体和环境都是致命的。即便是微量的有害化学成分进入人体,日积月累也能引发严重的身体疾病。使用化学清洗剂洗涤后的生活污水中含有氮、磷等生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大量排入江河湖海,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进而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生物酶从“诞生”到最终清洗使命的完成,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的“轮回”。它的来源是可再生的,同时又可以完全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所以生物酶清洗液是备受推崇的环境友好型清洗产品。

然而市面上售卖的大部分加酶清洗产品,其酶含量极低,酶的种类少,并且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不能长久保持。

深圳市芭格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摒弃传统的化学清洗原理,开创性地提出日化行业的“生物酶冷清洗”概念。用生物酶颠覆传统清洗剂依赖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方式。

芭格美的研发团队严格挑选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培育成优良产酶菌种,再通过工业发酵大量生产出生物酶,才最终使得生物酶这只高逼格的“堂前燕”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庭。芭格美针对家居中各种清洗场景需要,采用多酶复配技术自主研发配方,针对性的开发了母婴系列生物酶清洗液,家用系列生物酶清洗液。

芭格美自主研发的生物酶清洗液,突破性的生物酶配方,可谓是“刚柔并济”。“刚”——安全、高效瓦解污渍;“柔”——中性PH值,温和滋润不伤手。

芭格美生物酶清洗液的推出,预示着清洗4.0新时代的崛起,而传统化学清洗液已经不符合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将被淘汰出时代的舞台。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