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云南洱源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的“教育梦”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郑家庄洱源示范村 2015-11-17 11:09:34
从一个教师都没有,到走出40多名大中专学生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的教育梦郑庄小学各民族学生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马汉远甘红标摄)坐落在滇西高原洱海之源弥茨河畔的郑家庄,是一个拥有汉、白、藏、傣、

从一个教师都没有,到走出40多名大中专学生

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的教育梦

 

郑庄小学各民族学生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马汉远 甘红标 摄)

坐落在滇西高原洱海之源弥茨河畔的郑家庄,是一个拥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团结和谐的民风,让“厚教兴学”的风气在这个村落已成为妇孺皆知的事实。  

因广大村民心怀美好的教育之梦,这个40年前连一个教师都找不出的村子,接连走出了40多名大中专学生;由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入开展,郑庄小学这个村级完小先后斩获县级和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  

说起以前的日子,郑家庄村民、75岁的汉族老大爷郑晓东总是感慨有加:“那时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特别是六个娃娃一起上学,就只有我和老伴两个劳动力,成天就只晓得起早贪黑到田里埋头苦干。镇上的街天每个礼拜一次,但如果没有要卖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上街的,出售之后换成钱就一分一厘攒起来给娃娃们凑成学费!那时上街,集市上的蔬菜水果和肉食别说买,就连看都不敢看。总是菜园里出什么就吃什么,能省一分就省一分。但生活再苦再累,我们从来都没有让娃娃停学回家的念头。还常常告诉他们,学好了文化知识,受益的最终就是你们自己!”  

郑大爷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他和老伴对子女的无限期望。他和老伴一共生养了六个孩子,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四川的一所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后,他先后培养了三个孩子上了大学,成为全村子女读书成材最多的人。如今,他的七个内孙外孙中,除去最小两个正在读初中和小学,其他人全都考上了大学,甚至还有一个在武汉读上了研究生。  

“郑庄老师蹲古庙,三个石头搭个灶;屁股朝天吹个火,锣锅饭也焖煳掉。”已退休三年多的白族教师高汉云对这首歌记忆犹新,1970年,他被郑家庄村民请去当民办教师,从一师一校到1981年正式组建郑庄小学,他41年的乡村教师经历中,有38年时间坚守在郑庄小学以及和郑家庄同一个村委会的共和中心小学。“那时候,村里老百姓的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每家人的日子都很紧巴,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正规的学校。哪家有了适龄孩子需要上学,就让哪家的大人把自家的桌凳送到村里的本主庙里供孩子使用。”  

但高汉云怎么都无法忘记1988年的8月,新学年开学,经历了一个季节的雨水,这个由三营农场马圈改建成的郑庄小学房子已十分破烂,校舍年久失修,学生根本无法进到里面上课了。  

当高汉云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时,村里声望较高的藏族老大爷何尼玛二话不说就捐赠了两百块钱,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技术工的价钱,只是两块钱一人,有了这两百块钱,足够让他请上一百个工人,完成学校所有的修缮工作,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了。  

出于感激,高汉云回到家里,连夜刻好了一块“捐资助学”的匾牌,第二天一大早就带领全体师生送到何老家中。不想27年过去,这块悬在何家大门上的匾牌,居然成了这个勤劳致富的藏族家庭教育情缘的一大明证。高汉云说,在何尼玛老人去世后,他的家人一直心系教育:2002年郑庄小学新建教学楼,何尼玛的儿子何国祥捐款8000元;2008年共和同维希望小学兴建,他再次捐款1000元,而他在下关工作的哥哥也捐了2000元。  

在他们一家的带动下,郑家庄村民厚教兴学,积极热衷于学校教育,所有涉及学校的建设,不论多大的自筹款项,村民们从来不打一个咯噔。“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郑家庄共同的志向,在全体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郑家庄的孩子早在13年前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钢混教室,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农村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郑家庄有7个民族,但我们郑庄小学却有8个民族的学生。”  

民族学生众多,是郑庄小学最大的校情。谙熟校情的郑庄小学校长戴宝才和老师们都知道这个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新学年的统计显示,学校目前有131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5人,占总数的34.4%。  

“如果孩子们不融洽,家里的大人们能融洽?反过来说,如果大人之间关系不好,学生们能在学校处得密切?”上了年纪的村民喜欢和人绕弯弯。但这些问句让人感觉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争辩的余地。  

这个村级完小向来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尊重民族习惯。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民族歌曲大家唱、民族文化大家传、民族情怀大家抒、民族团结手牵手”的主题,在德育工作中和学科教育中,切实将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渗透。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傣族的泼水节等,学校都会借机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学生都穿上属于自己民族的服装,举行歌舞表演和各种文艺节目,让学生一起欢庆节日,一起感受兄弟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特约通讯员 王灿鑫)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7日第8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