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仲恺高新区:大胆金融创新 圆梦科技腾飞

“一个中心+四大平台”的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仲恺高新区金融 2015-10-15 10:14:4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研究开发、知识产权、技术转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研究开发、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科学技术普及、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惠州仲恺高新区积极放大孵化带动和创新引领效应,发挥大项目龙头牵引作用,激活科技型小微企业活力,培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生态”,倾力打造推动科技金融发展高地,建立阶段式、全程化、全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支持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四大平台”(创新基金扶持平台、中小企业助贷平台、创业风险投资平台、资本市场平台),具有仲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今年6月,该区正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标志着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形成梯次合理的金融环境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以科技金融结合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高新区搭建了科技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成立和引进了“恺创”、“恺萌”、“恺惠”、“伯乐财富”和“东江鹏德”等9个政府主导的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接近15个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期提供最佳融资渠道。其中规模3000万的恺萌天使基金主要用于培育种子期和初创期小微企业。

    同时,大力建设孵化场所,采取“孵化+创投”联动模式,为入孵企业提供优惠的办公、科研及试产场所,以及一站式的专业孵化服务,孵化企业优先获得国家、省、市各项科研资助和创投基金的支持。截至目前,该区在孵企业285家,毕业企业61家,孵化面积达30万㎡,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累计提供8700多个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仲恺高新区还对成长期的企业提供产业链金融支持,引导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设立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核心客户的分支机构,如科技银行、科技小贷等,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政府增信等手段,为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完善了该区9个基金的“政府投入+社会资金+阶段参股”运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的“杠杆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出台了《惠州仲恺高新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以落户奖励、风险补贴等方式吸引风投管理机构和基金公司落户高新区,引导风投机构重点支持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仲恺高新区还会同上市中介机构,为区内企业举办各类上市培训会议,组织企业进行融资路演,会同银行、融担、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区内中小企业举办各类风险控制培训会。成立惠州仲恺(国家级)高新区风险投资工作站,搭建全国风险投资机构和高新区企业互通桥梁。

    而对于成熟期的企业,仲恺高新区制定相关金融扶持奖励政策,推动企业股改和上市。先后制定了《仲恺高新区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在惠州市300万奖励的基础上对该区企业成功上市的配套奖励150万元;在惠州150万奖励的基础上对该区企业成功挂牌的配套奖励50万元,其中股份制改造可提前给予20万元。该措施有效调动了高新区内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优势企业内部的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同时,高新区也建立了上市优质储备企业资源库,整合银行机构、融资担保公司、风投机构、券商等各类金融资源,优先满足优质上市储备企业的需求;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为优质上市储备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以加快优质上市储备企业上市步伐。

    搭建创业扶持平台 完善“政银”合作贷款体系

    在扶持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仲恺高新区面向全区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创投机构,集成金融政策、创新基金、小额贷款、风投基金、创业孵化等优质资源,促进社会资本与科技型企业有效对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

    在创新财政扶持机制方面,该区组织企业和团队报名“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三届广东‘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高新区共计11家企业晋级国家赛行业赛。

    在搭建中小企业助贷平台方面,仲恺高新区积极承担建设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惠州分中心。惠州分中心通过PC终端和移动终端的O2O“线上”服务大厅和一站式“线下”实体服务大厅,为科技企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金融、检测、技术转移等综合服务,实现了科技金融集聚、企业融资对接、创新创业扶持等功能。今年4月,惠州分中心正式启动,目前进驻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已达44家,举办金融活动3场,对接企业超过100家。

    对于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少、门槛高、成本高一直是套在企业头上的“紧箍咒”。广东卓耐普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仲恺高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受益者之一。仲恺高新区以国有平台作担保,与兴业银行合作的“联保联贷”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该公司2015年3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另外,今年,仲恺高新区依托广发银行成立仲恺科技园支行,区财政出资1000万设立政府引导的配套担保资金池,建立了“以区财政投入的专项补助基金做基础,以广发银行提供的资金作为融资资金”的“政银”合作贷款体系,向优质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获得授信,总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获得纯信用贷款企业3家,总额500万元。高新区内现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放对象多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以TCL集团作为发起人的智融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惠州市首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在去年挂牌成立,目前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计发放信用贷款近4亿元,全市第2家科技小贷仲恺粤科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即将设立。

    优化创业条件 成功孵化一批科技领航企业

    一直以来,仲恺高新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探索,改变传统单纯的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孵化器的做法,引进民间资本,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创业条件。该区凭借广阔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三星电子、索尼、日立、LG、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和TCL、德赛、华阳等2000多家企业入驻,形成了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和智慧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在海外设立了异地孵化器和科技交流服务平台,2012年在美国硅谷和马里兰州分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成区内企业亿纬锂能与马里兰大学在新能源领域建立海外联合实验室,引进了易晖太阳能等一批项目。

    截至目前,高新区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高层次人才超过1万人。其中,累计引进创新团队61个、领军人物50人、各类优秀人才600多人。人才专项基金累计投入7000万元,规模比2011年设立时增加10倍。全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7家,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50家,博士后工作站4个,获得省级以上立项的项目175个。实施全球孵化战略,在美、德等国家设立技术孵化中心,区科创服务中心和惠南产业园科创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东江产业园科创中心获评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全区建成孵化器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300家,一批毕业企业已成为仲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据悉,该区通过“政府投入+社会资金+阶段参股”的运作模式,在区内设立了政府引导的9个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近15亿元。其中TCL恺创风投获得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阶段参股项目立项资金2000万元,实现了广东省在阶段参股项目方面零的突破。目前已开展运作的7个风投共投资54个项目,投资总额逾5亿元,其中9个项目注册地在仲恺高新区。

    在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各种举措下,高新区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目前区内共有企业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5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7家,中小型科技企业2400多家。2014年,仲恺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1亿元,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8.9亿元,增长4.5%;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202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6%。

    此外,仲恺高新区也通过拓展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场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改制上市。成立企业上市领导小组,与40多家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惠州办事处,引进了天津股权交易所惠州运营中心。
 
    相关连接:惠州仲恺“六大”举措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

    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仲恺高新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工作,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逐渐摸索出了通过“六大”举措推动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的路径。
 
    举措一:推动金融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仲恺高新区以政府引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为普通级,以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作为优先级,组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对符合该区战略发展需要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投资项目,通过“以参股为主、以补助和贴息为辅”的方式进行重点扶持。2014年,以建设银行为牵头和主结算行的银团向区属国有企业提供了共计12亿元的授信,一方面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高新区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将贷款转化为股权投资,参股了广东省2014年重点项目信利4.5代Amoled生产线和物联微电子的芯片设计项目,加快推动了仲恺高新区电子产业向高端上游延伸发展。

    举措二:助力中小企业,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高新区通过落户奖励、税收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该区,同时鼓励信贷类金融机构新成立分支或转型为科技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融资量体裁衣。

    记者从高新区管委会获悉,2014年年底高新区管委会出资1000万元设立政府引导担保资金池,建立“以区财政专项资金做基础,以银行资金作为融资资金”的“政银”合作贷款体系,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目前已帮助20多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区内12家银行近两年对区内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累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血液”、注入了活力。

    举措三:引导科技创业,打造创投聚集高地

    据悉,“粤科恺炬天使二号”是高新区管委会与省粤科金融集团合作设立的一支创投基金,募集资金2.5个亿,是惠州市规模最大的一支基金。同时,仲恺高新区也成立了惠州仲恺(国家级)风险投资工作站,并多次组织企业进行融资路演,鼓励建立本地投资人圈子,营造投融资氛围,促进民间资本通过专业风投机构或众筹的形式投资于优质企业。

    举措四:优化服务体系,着力集聚科技金融创新资源

    仲恺高新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之初,就创新性地将科技和金融整合为一个部门,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也有效融合了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的职能,为出台科技金融创新举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在广东省科技厅和惠州市科技局的指导下,高新区积极承担建设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惠州分中心。惠州分中心面积600多平方米,设有展示、交流、办公和路演四大区域,分中心通过PC终端和移动终端的O2O“线上”服务大厅和一站式“线下”实体服务大厅,为科技企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金融、检测、技术转移等综合服务,实现科技金融集聚、企业融资对接、创新创业扶持等功能。今年4月,惠州分中心正式启动,目前进驻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已达44家,举办金融活动3场,对接企业超过100家。

    举措五: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激活科技资本对接

    目前,高新区制定了《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区内企业成功上市可获得550万元奖励,成功挂牌新三板可获得200万元奖励。高新区通过建立上市优质储备企业资源库,成立上市企业孵化中心,整合银行、融担、风投、券商等各类金融资源,优先满足优质上市储备企业的需求,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为优质上市储备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以加快优质上市储备企业上市步伐。这些措施有效调动了区内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区内共有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家IPO排队企业,5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7家天交所挂牌企业,共募集资金超过100亿元,另有30多家企业与券商签订协议,正积极筹备上市或挂牌。

    举措六:激励创新团队和人才,壮大创新创业主体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实施“恺旋人才计划”,大力推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新区每年安排3000多万元,直接奖励到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后备人才和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首席技工。此外,该区还在美国波士顿、硅谷、德国科隆设有异地孵化器和海外高级人才联络处,在全球范围实施英才招募活动,鼓励海外留学生、华人学者和外国人才以仲恺为平台大展拳脚。去年,高新区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两个从海外回来参赛的团队目前已获得超过2000万风险投资并在仲恺落户。

    无论是美国硅谷,还是德国科隆,这些高科技园区的成功都毫无争议地打上了“科技与人才”的烙印,而对于地处于珠三角核心地带的仲恺高新区来说,科技与才人同样根植于这片开放的沃土。在经历新一轮的崛起与突围,创业光荣与艰辛之后,仲恺高新区扬起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旗帜,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正式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科技创新高地、新兴产业高地和创业人才高地。(马慧芳)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