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西安今起修整地铁三号线沿线路面 提高通行质量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西安沿线路面 2015-09-22 18:56:43
西安地铁3号线线路图。 西部网讯(记者 沈晓芳) 记者从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获悉,从今天(9月21日)起,市政部门将对西安地铁三号线沿线的富裕路、科技路、吉祥路、小寨西路、西影路等路面进行整体提升。
 

    西安地铁3号线线路图。

    西部网讯(记者 沈晓芳) 记者从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获悉,从今天(9月21日)起,市政部门将对西安地铁三号线沿线的富裕路、科技路、吉祥路、小寨西路、西影路等路面进行整体提升。

    包括道路翻建、人行道整修、排水管网改造、十字路口优化改造等在内的7项措施将整体改善地铁三号线沿线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通行质量。

    高新、小寨都在修整范围内

    记者了解到,西安地铁3号线是西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骨架网线,沿线包含了高新区商圈、小寨商圈、东二环商圈等繁华地段,沿线道路有富裕路、科技路、吉祥路、小寨西路、小寨东路、西影路、东二环、广安路、东三环等城市主干路。

    这些路段大都修建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汽车保有量逐年加大,公交车借用慢车道通行,部分路段已出现道路破损、龟裂、沉陷等病害,道路服务能力严重下降。同时,由于修建地铁三号线以及管线改迁,对沿线路面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坏,道路通行质量急需解决。

    从今天起,西安市市政部门启动地铁三号线沿线的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实施范围为西起博文路,东至安邸立交,全长21.85公里。工期从9月21日持续到2015年年底。

    为了不影响交通,市政工程采取分段施工,全线施工交通不断流,快车道施工全部放在晚上进行,尽量不影响车辆通行。

    7项措施提升路面质量

    道路翻建、人行道整修、排水管网改造、十字路口优化、改造公交专用道……市政部门介绍,施工部门将通过对路面进行挖补、翻建、加层,对人行道进行翻建改造等维护措施,提高路面性能,完善、优化市政设施,打造焕然一新的道路新景观,消除地铁施工造成的破旧感,提高市政设施服务水平。

    同时,市政部门在整治提升工程过程中,将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在部分路段改造过程中,继续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节约成本,减少垃圾污染,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具体改造项目如下:

    1、道路翻建改造。道路改造标准以城市主干道标准进行设计,通过对道路快慢道病害及薄弱环节进行修补或翻建后,整体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铺设,提高全线道路承载能力。同时明确路权,凸显行人优先、公交优先理念,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安全。

    2、人行道整修。针对沿线人行道停车问题突出,人行道砖种类繁多造成的维护困难等问题,本次整治提升工程将对沿线全线人行道统一采用停车场人行道标准进行提升改造,预计改造人行道13万平方米,避免因部分司机违规在人行道上停车造成人行道反复破损、反复维修形成的浪费。同时为了提高人行道整修效果,并便于日后维修,此次整治提升工作将在人行道上所有检查井采用方形钢纤维井框盖;另外同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提高人行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做到协调美观。

    3、改造排水管网。此次整治提升过程中,市政部门一并考虑沿线老旧排水设施的改造,实施科技路(融鑫路—白沙路)、西斜七路(西斜七路加油站附近)、小寨西路(邮局门前—军区干休所)、青龙寺站(西影路经七路十字)、延兴门站(建工路至咸宁路)等10余处排水改造项目,解决排水管网老旧,部分路段积水问题。

    4、十字路口优化改造。为确保行人出行安全,此次在提升设施通行能力、避免产生积水点的同时,对科技路与太白路十字、科技路与永松路十字、吉祥路与含光路十字以及东二环、广安路沿线十字等交通节点实施行人过街、十字路口二次过街、十字路口渠化段等进行重新设计提升。

    5、改造公交专用道。在本次整治提升工程中,市政部门秉承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理念,对沿线原有慢车道道路基层进行补强,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

    6、全线实施机非行隔离。在三号线沿线全线施行机非隔离,在机非混行路段,采用硬质隔离栏隔离,确保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小于2.5m,保障非机动车辆行驶安全。

    7、合理设置公共自行车停放点。为考虑地铁运行后的衔接问题,本次改造将在主要地铁站点附近设置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方便市民出行。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