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科普中国2015:各国人如何对付海洋垃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科普海洋 2015-09-16 14:38:22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开普乐创客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15年8月,一只哥斯达黎加的海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从它的鼻孔里取出了一条长达12厘米的异物,后经证实为塑料吸管。越

供能发电:中国的垃圾发电厂

  在各国科学家们建言献策之时,中国科学家也毫不逊色。

  我国的生物研究学家们在土壤中发现并培育出了一种以食用二恶英为生的细菌,只需将燃烧垃圾时所产生的、严重危害生物圈的二恶英气体通入土壤中,这些细菌就能很快地“吃”掉它们,同时还能保持土壤原有的性质。由此,国内的垃圾发电厂逐渐取代了曾经的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人们将垃圾脱水、粉碎后,送进焚烧炉燃烧供能,用以发电。

  燃烧后的灰烬经过专人处理,提取出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成为电池、电路板等元件的材料;剩下的灰烬被压缩成一块块砖头大小,是新型的建筑材料。

  垃圾发电流程图(绘图 周艺珣)

变废为宝:沙特将垃圾转化为石油

  最近,素有“石油之国”美誉的沙特阿拉伯攻克了一项新的技术难题,将海洋垃圾中的塑料垃圾转化为石油。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帮助其控制世界石油市场起到了更为关键的助力。

  总所周知,塑料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人们通过提取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合适的大分子物质,将其裂解成能够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物质,最终再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

  那么,如果将以上过程逆转,塑料变为石油是否可能呢?沙特阿拉伯的科学家们正是基于这种猜想,才会研发出将塑料转化为石油的技术。只要把经过干燥、粉碎后的塑料垃圾加热到400℃以上,使之气化,再将气体通入特质的冷却装置中冷却,就可以重新获得石油。而塑料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有毒气体(聚氯乙烯受热会产生氯化氢)会经过脱氯装置,有害物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受热会析出对苯二甲酸晶体)也会被定期清理出冷却装置进行后续处理。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