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科普中国2015:各国人如何对付海洋垃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科普海洋 2015-09-16 14:38:22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开普乐创客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15年8月,一只哥斯达黎加的海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从它的鼻孔里取出了一条长达12厘米的异物,后经证实为塑料吸管。越

  建立岛屿:澳大利亚的“垃圾旅游岛”

  为了解决海洋垃圾这一难题,海域面积排名为全球第六的澳大利亚,利用海洋垃圾建立了一座岛屿,开发成为新的旅游项目——海岛旅游,对外宣称可以满足全国四十分之一的人口——约6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所需。

  海洋垃圾中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垃圾,澳大利亚科学家从搜集起来的约6万吨塑料垃圾中分离出了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质后,将塑料垃圾制成一个个中空的块状物体,并在物体表面包裹了一层特殊的薄膜,使之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又不会对环境进行二次污染。

  这些块状物体排列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浮动平台”,再将水泥、沙土覆盖在其表面就建成了一座岛屿。然后,建造房屋、开辟农田、修建马路、养殖鱼虾,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人们就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地生活在这里了。

海底养鱼群:日本建立“垃圾饲养场”

  各国对于海洋垃圾的处理都有着他们本国的特色。一直以来,日本的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然而却在最近几年越发萧条。这一改变,不得不迫使日本人民做出相应的对策。海洋垃圾在这个时候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这座海洋深处的鱼虾饲养场,是由粉碎后的海洋垃圾编织成细密的网子围建而成的。它为日本人民提供了一个比北海道渔场场地更大、养殖范围更广的饲养场所。根据鱼虾的不同生活习性,饲养场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内有两到三个直径为100米的网状球体,它们的外表面能够吸住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为渔网的新建、修补积累材料;它们的网眼要比围栏的网眼大得多,便于小鱼小虾的自由进出,维护饲养场的生态平衡;球体还可以在海洋中上下浮动,等到鱼虾长大后方便渔民捕捞。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