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部分危化品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不足 限期搬迁居民
危化品存在7大问题
【问题1】卫生防护距离不足
国家对危化品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有明确规定,防护距离内不得有居住区,但一些市、县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承诺会搬迁周边居民,但企业建成投产后,地方政府承诺的搬迁事项迟迟未能全部落实,有的甚至还形成新建住宅,造成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
【被点名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陕西咸阳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咸阳市渭城区)、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宝鸡市凤翔县)、陕西龙门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韩城市)及延长集团临潼成品油库(西安市临潼区)等均存在此类问题。
【解决措施】省政府将督促相关地方政府兑现承诺,限期完成周边居民搬迁,彻底消除隐患。
【问题2】部分企业处于城市建成区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部分危化品生产企业处于城市建成区,周围人口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目前此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咸阳、渭南、西安、汉中等市,中石油长庆石化、咸阳石油化工、中石化西安石化(已停产)、渭化集团等均面临此类问题。
【被点名单位】陕西理想化工有限公司(汉中市汉台区)、西安有机化工厂(西安市莲湖区),这两家企业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前,设备设施陈旧、装置自动化水平较低,周边人员密集场所较多,情况较复杂。
【解决措施】省安监局将协同有关部门及当地市政府,依法对处于城市建成区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并督促当地政府将企业逐步迁入化工园区或实施关闭。
【问题3】7个化工园区无安监机构
从全省10个化工园区(集中区)安全评估情况看,目前除榆林高新区、榆神工业园区及渭南高新区在管委会设有安监局外,其余7家化工园区的管委会均未设置安全监管机构,这一问题也被国务院检查组指出。
【被点名单位】
靖边能化、神木锦界、府谷皇甫川、洛川工业园、咸阳渭城、兴平市化工工业园、韩城龙门经开区等化工园区(集中区)管委会均未设安监机构。
【解决措施】由相关市级政府加快设置化工园区(集中区)安全监管机构。
【问题4】油气管道被占压
目前我省仍有33处油气输送管线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是管线的管道被建筑物占压,或者长输管线离居住区过近,管道安全距离不足。
【被点名单位】
西安市泾河工业园区、咸阳市明珠家居城及香榭花城、宝鸡市陈仓区及铜川新区等。
【解决措施】省政府已召开专题会以,有关隐患整改工作正在推进中。
【问题5】油气集输管线老化
因部分油气集输管线建设时无标准,服役期限又长,一批处于敏感区域的集油、输油、采出水等三类管线腐蚀严重,容易形成管线泄漏等隐患。今年以来陕北地区就发生多起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对部分河流造成了污染,其主要原因是输油管线老化、铺设线路不够科学、管线质量不过关,加之陕北近年来雨量增加造成部分地段山体滑坡引起的。此外一些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标准不高、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及时,隐蔽致灾因素存在。
【解决措施】省安监局已经制定了集输管线整改方案并下发通知,要求相关企业对服役满20年,且多次发生泄漏的集输管线进行更换;对服役10年以上和腐蚀严重区、敏感区服役满5年的管道全面检测。针对城市燃气管网隐蔽性隐患问题,建议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和管理水平较强的燃气企业参与建设经营。
【问题6】运输事故易发多发
我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多、运量大,据省交通厅介绍,每天行驶在我省高速路上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约在6000辆左右,而我省地形复杂,全省有公路隧道1200多处,特长隧道63处,车辆碰撞、泄漏等危化品运输事故易发多发,目前除西汉高速等少数高速路及隧道设有安全检查外,其余总体缺乏监管。
【解决措施】省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议,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等部门正在调研,将提出全省危险货物运输路线走向和限行措施。
【问题7】执法车辆缺乏保障
检查还发现,基层安监部门执法检查、隐患排查等任务较多,但由于公车改革中,全省各级安监部门暂未列入行政执法机构,因此不少县区车改后已没有安全监管执法车辆。
【解决措施】本轮全国公车改革中,安监、环保、质监等部门没有被纳入行政执法机构,因此没有保留执法车辆。我省车改办目前正对此展开调研,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政策。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