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落榜生疑遭“冒名顶替”起诉高校 要求信息公开胜诉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信息 2015-09-14 17:07:57
据报道,2010年,白女士报考了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参加入学考试,不过没有被录取。于是,白女士向校方提出公布录取考生信息。北京语言大学向白女士公开了录取名单,但这份名单仅有录取人

    北京市海淀法院行政庭副庭长申进:我们根据相关法律的原则性规定,这些名单不涉及到个人隐私,也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是可以向公众公开的,而且每年高校录取完名单也是上网的,上网姓名是全的,不是只有姓氏。这个案子,北语只公开了姓氏,姓张姓王等,我们认为不妥当。

    9月11号,北京海淀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判决撤销北京语言大学于2014年4月30号作出的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中部分内容,责令北京语言大学在法定期限内对原告申请公开2010年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的信息予以公开,并责令被告北京语言大学于法定期限内对原告白女士申请公开200305021学号和农行卡研究生学费缴纳明细的信息重新进行答复。申进表示:北京海淀法院审理的首例以“高校”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对高校信息公开有示范作用。

    申进:根据《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高校也是信息公开的主体,所以也是本案的适合被告。就本案而言,原告申请的其中一条信息是要求公开相关的录取人员名单,这条信息不存在不予公开的内容,所以法院直接判令被告向原告进行公开。

    教育部明确要求,2015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将深化信息公开,招生单位必须在本单位网站对所有拟录取名单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统一备案公开,未经招生单位公示及平台备案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高校每年招生都要公开信息,尤其目前招生既有笔试又有面试,许多人认为面试有猫腻,更需要高校公示以回应质疑。

    熊丙奇:这个学生要求公布当年自己报考时的信息,是对的,同时也要求公布近几年的信息,这个要求也是合理的。多年的招生信息有助于让人了解学校一贯的招生原则。比如,2015年招生有破格,而2012、2013、2014都没有,那么要说明2015为什么破格,笔试和面试的组成如何。高校如果每年坚持公开这些信息,有助于招生工作透明,让社会参与监督。

    宣判后,双方均未明确表示是否上诉。(记者孙莹 车丽)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