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华裔学生的一堂特殊抗战历史课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一堂历史课华裔 2015-07-31 10:33:05
近日,复旦大学一个座谈会上,6位90多岁高龄的老战士与近70名来自海外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裔大学生展开了一场有关抗日战争的交流对话
  近日,复旦大学一个座谈会上,6位90多岁高龄的老战士与近70名来自海外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裔大学生展开了一场有关抗日战争的交流对话。

  92岁的朱纯老人开口就是一曲岳飞《满江红》,慷慨沉郁的歌声将海外华裔青年引向遥远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黄埔军校第19期学生,朱纯老人说,抗日战争将中国推到了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凝聚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空前的爱国热情,《满江红》就成为那一时期海内外华人中传唱的“流行歌曲”,激发许许多多中国人行动起来,救亡图存。

  黄埔军校第18期学生、93岁的饶平如老人因两年前出版了讲述60年家史的绘画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而为众人所知。他曾经这样回顾抗战:“我爱我的爸爸、妈妈,爱妻子美棠,这是小爱,而抗战卫国是大爱。我从一个文弱学生到当兵杀敌,从脆弱到坚强,那是为了国家,因为没有国,就没办法有家,那种爱属于那个大的时代。”

  一次次枪林弹雨的经历,饶平如至今记忆犹新。他告诉海外华裔大学生,战场上子弹擦身而过、溅起脚下泥土,可能“下一秒就会被打死”,但只要没倒下,就继续向前冲,因为心中有一个信念:“驱逐倭寇,还我河山”。

  95岁的夏世铎和92岁的赵人龙同为黄埔军校第17期学生,他们回忆当年保家卫国的人生选择,不约而同背诵了黄埔军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结合华裔大学生有关当代青年可以从抗战历史中汲取什么精神力量的问题,夏世铎说:“我们的童年和青年,经历了太多帝国主义的欺凌和侵略,抗日战争让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我们这一代人,格外希望国家富强,对今天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格外自豪。希望爱国、担当的情怀与使命,能够一直得到传承和发扬。”

  朱纯老人指出,“海外华裔大学生通过对中国抗战历史的了解和思考,可以更好向世界传递今日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为世界和平与进步汇入正能量。”

  墨尔本大学19岁的一年级学生王子凯是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的华裔青年。“作为海外华裔青年,‘补’上中国抗战历史课对我的内心成长弥足珍贵。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共同的苦难史和抗争史,填补这段历史空白,不仅让我觉得祖籍国和祖辈更为贴近感人,也有助于我更全面地了解当今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的未来发展。”王子凯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