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研究表明贫穷人群DNA质量有所下降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人群质量 2015-05-13 13:38:36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压力可对城市贫困人群基因造成持续损伤,由于生活压力和抚育差异性,他们的DNA质量不断下降。   该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贫困环境的人群具有较短端粒,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压力可对城市贫困人群基因造成持续损伤,由于生活压力和抚育差异性,他们的DNA质量不断下降。

  该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贫困环境的人群具有较短端粒,这是一种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的DNA序列,他们的端粒长度比生活环境较优越人群更短。这项研究分析了美国底特律市穷人、中下层阶级黑人、白人和墨西哥居民。

 

  端粒是DNA末端的保护帽结构,能够保护染色体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年轻人群中端粒长度大约是8000-10000个核苷酸,它们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同时受到压力影响。之前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长短。

  这项研究表明,底特律低收入居民,不分种族,他们的端粒长度会短于正常人群。斯坦福高级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阿利纳-格罗尼穆斯(Arline Geronimus)博士称,这是生活在极端贫困、种族隔离生活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在研究人群中,种族划分和收入高低与端粒长度的关联性仍存在较大分歧,端粒最短的是贫穷白人,然而底特律白种人低中收入居民拥有最长的端粒长度。黑种人居民不管收入水平如何,他们端粒长度都大致相同,而穷困的墨西哥人群比墨西哥较高收入人群的端体长度更长。

  格罗尼穆斯博士指出,在这项研究中贫困墨西哥居民的端粒长度比非贫困墨西哥居民更长,这是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压力较小。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悠悠/编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