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陈广江:什么造就“混得不好失联15年”病态心理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病态不好心理 2015-02-10 10:08:18
  2月8日凌晨6点过,一对父子从重庆市沙坪坝青木关出发,安全抵达老家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此前,33岁的儿子小陈,感觉“混得不好没脸回家”,15年没和家里联系,以致户口被注销。因为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重

  2月8日凌晨6点过,一对父子从重庆市沙坪坝青木关出发,安全抵达老家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此前,33岁的儿子小陈,感觉“混得不好没脸回家”,15年没和家里联系,以致户口被注销。因为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重庆民警得知他恐归15年,通知了家人。(2月9日《重庆晚报》)

  “混得不好没脸回家”,这句像瘟疫一样蔓延的牢骚背后,一个扭曲、异化的成功观清晰可见。什么是“混得好”?怎么才能“有脸回家”?在多数人的逻辑里,无非是票子、房子、车子,金钱成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亲情、道德等全成了附属品。一个人竟然能因为没钱而无视亲情伦理,足见其心灵扭曲的程度。

  在当前这个以购买欲和购买力为基础、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社会文化中,像小陈这样的青年人成了悲剧的承受者和牺牲品。一份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新生代打工者今年过年不打算回老家,首要原因是“混得不好”。当生活和心灵都被物质观念“绑架”之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从生活中提炼出的俗语,就显得那么苍白。

  比成功观和幸福观的异化和扭曲更可怕的,是我们不少人的心灵失去了自我疗伤的能力,无法直面现实的惨淡和人生的失意。无须讳言,像“混得不好失联15年”这种极端行为,反映的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某种疾病。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学会与现实相触、给心灵释压减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其实,多数人的“没脸回家”不过发牢骚而已,也是自我释压的方式之一。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小陈竟然当真了。这不能全怪社会,把责任全推给社会没有多大意义。

  在形而下和形而上这两个层面上,我们都需要回“家”。很多时候,我们与家园“失联”太久了。●陈广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