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借以完成自己的强,恰是美学上的“弱”
近日同样刷爆微信朋友圈的还有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该诗作者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由于出生时倒产,造成余秀华先天不足,无法干农活也无法考大学。高二下学期,余秀华辍学回家,从此以诗歌为伴。她连着写了六年,直到《诗刊》开始推荐她的诗文,余秀华逐渐受到圈内关注,甚至被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莉·迪金森(注:美国著名女诗人,以写田园生活著称)。针对余秀华诗歌的爆红,80后诗人沈浩波却不以为然,他先是仗义执言:“当我看到,人们(尤其是媒体)在诗人余秀华前面,非要刻意加上‘脑瘫’这个形容词,构成‘脑瘫诗人余秀华’这个词组时,我有一种深深的厌恶感。这是一种用诗人的疾病招徕伪善看客的媒体本能。在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大众中的每个个人都具备这种恶俗的本能。”随后便尖锐指出余秀华诗歌的不足:“在此之前,我就曾经读过余秀华的诗歌,无论是从其诗歌的整体水平看,还是审视其中的局部语言、内在情感与精神,都没有太多可观之处。再客观一点说,余秀华的诗歌已经进入了专业的诗歌写作状态,语言基础也不错,具备写出好作品的能力,但对诗歌本身的浸淫还不深,对诗歌的理解也还比较浅。”沈还嘴损地说了句“怀疑这些吹捧者自身的当代诗歌审美能力”,自然引发沈睿的反击:“很多诗人觉得他们特高等,沾沾自喜,这是男权糊涂虫脑袋特有的……我不同意大众起哄的说法,因为这样说不尊重别人。我看网上说余秀华诗歌好的人都是个人,都因为他们个人受到感动而觉得余秀华的诗歌好。”
作家廖伟棠的反驳更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诗歌中,余秀华借以完成自己的强,恰恰是美学上的弱,对弱的事物持久深入的关注。她说她‘爱雨水之前,大地细小的裂缝/也爱母亲晚年掉下的第一颗牙齿/我没有告诉过你这些。这么辽阔的季节/我认同你渺小的背影/以及他曾经和将要担当的成分”(《爱》)。但她绝非小情小调地风花雪月一番的诗人,而是让万物与她一起自足于并承担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白、白色意象频繁出现在她的诗中。白是脆弱的、无辜的,甚至是贫瘠,却又是宽容的、接纳其他一切微弱或丑陋事物的。这似乎解释了她的诗为什么给予‘大众’安慰……余秀华与中国许多雄性诗人的不同,还集中体现在对情欲的书写中。且以她著名诗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与相似的男诗人普珉的《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相比就可以看出,普珉的诗也是好诗,但只能见我,而余秀华的诗,尝试见你,见众生(虽然并未完美)……在性书写中,女性诗歌能抵达的高度如果超越男性,可能也是因为她放弃了进攻与索求。在余秀华这里这点更为显著,她的情欲渴求明显是虚构的、无望的,但正因为如此,她得以不像大多数男诗人那样囚于自身欲望,被荷尔蒙驱动着疯狂;而是基于无望、无所求而得自由,这也是余秀华的爱情诗在2014年后半年的飞跃,你能感受她的轻松。”
其他看点还有:@微博新闻台 说:“1月27日,陈佩斯自导自演的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将登陆央视一套,讲述城市拆迁的那点事儿。1999年,陈佩斯与朱时茂因作品版权与央视打官司,赢了官司也丢了舞台,被央视封杀长达十六年。对比陈佩斯和赵本山,两代小品王,一个下去又上来,一个上来又下去,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选择再要一个孩子。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网友“尼奇窝窝”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被‘4+2’包围,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弟弟妹妹的原因很简单,怕自己被忽视。所以想生二胎的父母首先反思自己教育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太溺爱了,然后父母要和“老大”沟通,也别忽视‘老大’的心理感受。” 狂飞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