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科技要闻:“大洋一号”与“蛟龙”将首次共探热液区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蛟龙要闻科技 2015-01-05 11:11:55
前后甲板缆绳全部收回!”随着船长曹业政一声令下,执行中国大洋34航次科学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于当地时间4日16时(北京时间20时)再次起航,向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进发,执行第二航段任务

    原标题:大洋三十四航次科考第二航段起航

    “大洋一号”与“蛟龙”将首次共探热液区

    ■ 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③

    科技日报毛里求斯路易港1月4日电 (记者刘莉)“前后甲板缆绳全部收回!”随着船长曹业政一声令下,执行中国大洋34航次科学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于当地时间4日16时(北京时间20时)再次起航,向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进发,执行第二航段任务。

    当天天气少云、风力4—5级,能见度40公里,对航行而言是个好天气。

    第一、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怀明副研究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第二航段“大洋一号”将进行的主要工作。第二航段预计持续40天时间,海上35天,工作时间26天,走航9天。第二航段将继续对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进行工程化、系统化的勘探,将在合同区内一个新区块进行工程勘探要求的综合热液拖体异常探测调查,寻找矿化异常区。

    与第一航段相比,将增加近底电磁法、磁法、声学等新的考察手段和设备,记录硫化物合同区内更详细的海底资料。“很多新设备都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希望这些设备的加入为下一步海底资源评价提供支撑。因为我们对整个热液区的了解并不充分,所以希望获得更多综合数据,这些宝贵的数据对热液区的基础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李怀明说。

    第二航段的另一个亮点是,“大洋一号”将与搭载“蛟龙”号深潜器的“向阳红9号”在同一作业区共同作业十几天,这是“大洋一号”与“蛟龙”号第一次在一起进行工作调查。李怀明介绍说:“两艘船互为补充、互相支持。‘蛟龙’注重定点突破,‘大洋一号’是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面上调查。”

    据了解,多金属硫化物是海底热液活动的主要产物,因其富含铜、锌、铅、金、银等贵金属元素成为一种潜在的海底矿产资源,备受关注。2007年以来,中国大洋调查航次在西南印度洋脊开展了5个航次共计12个航段的海底热液活动调查,发现了10余处热液区。在此基础上,2011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了西南印度洋脊10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为期15年。合同期内,我国将享有该海域专属勘探权,但需每年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供相关考察报告,合同期满后将可获部分海域的专属开采权。此次大洋34航次科考的主要目的即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相关考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