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在南阳通往社旗县的一辆大巴车上,22岁女孩刘乐(化名)在车上遭遇一男子猥亵。在女孩反抗并向大巴车司机求救并要求其报警时,该司机没有及时施救,造成女孩被犯罪嫌疑人拖下车,遭遇殴打。昨日记者从社旗县警方获悉,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15天。(《大河报》12月10日报道)
从“扶不扶”到“救不救”,是否应该见义勇为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热点讨论话题。这关乎的不仅是个人的道德问题,更是社会的信用、诚信问题,以及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如果说“扶不扶”的纠结是因为社会缺乏对贫穷人士健全的保障体制以及社会信用出现了危机,那么“救不救”所反映出的则更是更可怕的道德问题。
试想当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们,如果上前营救可能会遭遇不测,但要用手机偷偷报个警完全不成问题,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让他们选择了将冷漠进行到底,选择了冷眼旁观。联想到社会中近期发生的被人们当做笑料的“年度撕逼三部曲”,三个短片里有吵架、有打架,而路人都选择了围观、拍摄,而没人选择上前劝一劝,帮一帮。爱看热闹却又因为害怕惹祸上身而止于“看热闹”,是现今国人的普遍心理。要改变这种心理,我们能做的只有从根本上构建更文明、和谐的社会,这不仅需要政府出力,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人的共同参与。
想起看过的一部短片《车四十四》,讲述在一个满载乘客的大巴车上有人强奸女司机,司机呼救,无人响应,后来有一个男人出手相救,却遭到殴打,最终女司机把这个男人赶下了车,带着一车乘客开下了山崖。这个故事与此新闻有几分相似,但庆幸河南这个事件的结局没有演变至此。故事的结局令人震惊,可仔细一想,如果我们持续地冷漠下去,这会不会终究成为现实呢?女司机选择同归于尽是对类似事件中冷眼旁观者的责骂,也对社会的拷问,其实冷眼旁观者罪不至死,甚至从法律上讲他们没有犯罪,只是只是过于冷漠出了道德问题。
冷漠是、道德缺失看似没有大问题,但当它形成一种社会现象,足以能够毁灭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毕竟“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在良心和道德真正掉入人性的“山崖”之前,希望我们都能从“救不救”的纠结之中醒来。